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8月0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当好军队建设的“经济卫士”

——记中央军委审计署某审计中心参谋潘朝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聂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8月02日   02 版)

    开栏的话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3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他们是全军部队强化思想引领、强化担当作为、强化工作落实,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中涌现的先进青年典型。

    即日起,本报开设“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栏目,讲述他们坚定决心意志、埋头苦干实干、担当强军重任,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强军故事,集中反映人民军队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赤胆忠诚,展现全军官兵奋斗强军、岗位建功的昂扬风貌。敬请关注!

——————————

    潘朝面容黝黑、正气凛然,战友们都说他天生是“干审计的料”。虽然不像很多战友那样在演训一线冲锋陷阵,但潘朝和同事觉得,自己的工作与备战打赢密切相关。

    “我们就是要全力推动保障资源最大限度转化为战斗力。”身为中央军委审计署某审计中心参谋,潘朝这样理解审计的意义。

    有一次,潘朝带领审计组对某部进行审计,发现一些战备工程建设进展缓慢,有的甚至延期多年。在向该部机关核实情况时,有的同志却倒起“苦水”:“审计不是审钱的吗?我们的钱还没花一分,能有啥问题?”

    “钱用的地方不对,审计要管,该用的不用,审计也要管。”潘朝一针见血地反问,“战备工程哪一项与战斗力没有关系?是不是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形成保障力?”

    被审计单位的同志说服了,他们主动配合审计组的工作,抓紧完善战备建设方案,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一名领导后来说:“过去是怕审计,现在是盼审计,审计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更感受到了备战打仗的如山责任。”

    “怕出问题不花钱,怕担责任不办事,怕犯错误不创新。”潘朝和审计组在深入部队审计中发现,“三怕”思想在一些部队和官兵中或多或少存在。每当发现这类问题,他们都紧盯战斗力标准,核查严审军费投向投量、投入产出效益,向慢作为不作为现象“亮红灯”。

    有一年,潘朝参加某部训练条件建设审计,该部经费投入体量大,仅采购的数字化设备就有上千台(件),这些设备来自不同厂家,规格、参数、用途等各不相同。审计组进行现场核查时,装备供应商却有些不耐烦:“这些设备都是验收过了的,能有什么问题?你们审计是不是多此一举?”

    潘朝严肃地说:“有没有问题,让事实说话。我们的部队从这里走向战场,装备有一点问题,上了战场官兵就会付出血的代价。”

    果然,核查中审计组发现部分设备没有标识说明,供应商解释说,这是为部队生产的定制产品,没有标识很正常。然而,对抽查设备进行拆解后,发现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定制”,而是供应商采购其他厂家产品后,套上自己的“外壳”充当军供产品,再加价卖给部队,从中赚取高额差价。

    “事关备战打仗的事,谁也别想耍花招。”潘朝带着审计组对所有设备进行核查,揭开了设备价格虚高、部分配件以次充好、贴标签仿冒的“盖子”,不仅挽回经费损失,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武器装备质量。该部一名领导感慨说:“要不是你们来了,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审计对部队的贡献实实在在。”

    重点行业领域、军地交叉地带一直是腐败的重灾区,查深查透绝非易事。有一次,潘朝带队执行对某型装备审计任务。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涉及的供应商、承办人和科研机构数以百计,很多问题隐藏在海量的合同和数据中。

    审计中,他突然发现,一家配套供应商法人代表的名字和被审计单位采购负责人的只有一字之差。“是巧合吗?”潘朝决心查个水落石出。

    经过提请有关部门对怀疑对象户籍关系进行核实,查实该供应商法人代表与采购负责人是姐弟关系。在铁的证据面前,该负责人承认了利用职务便利,从该供应商处高价采购装备配件的违纪事实。

    “谁挖战斗力的墙角,我们就跟谁斗到底。”潘朝经常这样说。有一次,潘朝带领审计小组到某装备承制企业进行审计,发现与某型装备配套的一款软件存在采购疑点。面对那些看不懂的技术参数、专业术语,大家都有点发蒙。

    潘朝越挫越勇,他加班加点“啃下”200多份关于软件设计采购的文件资料,10多次向军队审价专家请教,并对前后几个版本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比对,抽丝剥茧终于查清了问题。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某软件设计公司只得承认,在软件测评时编造技术方案,把军队已有的软件成果,以商用软件名义搞第二次收费的事实。

    工作中,潘朝和战友经常接到官兵电话咨询,反映说现在部队懂采购、懂工程、会招标的干部少,对地方企业、公司在采购招标中的那些“猫儿腻”搞不明白,表面上看起来程序都很正规,但其实是钻空子,让部队和官兵吃“暗亏”,有的干部稀里糊涂就违规越了线。

    潘朝带领身边同事认真研究分析物资采购、招标方面的典型案例,撰写形成审计情况提示,列出审计中发现的存在围标串标、恶意竞争、以次充好的商家,送给监督范围内的部队,提醒加强防范,让官兵们避开了很多“雷”。

    “做好审计工作,不仅是在较真碰硬中敢于‘唱黑脸’,还要为改革决策当好‘大参谋’。”潘朝说,“作为新时代的审计人员,我们要跳出‘为审计而审计’的单纯业务视角,强化战略思维,为推进强军兴军提供决策参考。”

    有一次,潘朝担任主审,组织对部分预备役部队进行审计。预备役部队人员组成复杂,与地方接触频繁、交往密切,经费保障渠道来自多个方向,有的经费开支甚至成了“糊涂账”。

    潘朝带领审计组深入分析发现土地管理、军官任用、士兵选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优化人员编组”“完善保障体系”“对地方政府提供土地进行全面摸底”等建议,编入审计重要情况呈报中央军委,有的建议还被相关法规采纳。

    有一年,在对某重点建设单位的装备数质量情况审计调查时,潘朝和战友需要站在审计的视角,对该单位装备建设整体质效进行评估。

    有的同志不太理解:“我们只要把部队现有装备的数量摸清楚、质量问题搞明白不就行了吗,干嘛还管这么宽?”

    潘朝耐心解释说:“就事论事的审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形势任务,体系化建设必然带来体系化审计,单个装备可能没有问题,但集成起来可能就会暴露短板弱项。如果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那是审计的真正价值所在。”

    他带着大家查阅装备建设的总体方案,对建设意图、目标规划等进行系统梳理,数十次到一线调研,对比分析装备在训练、演习中的评估参数,最终发现了不少突出矛盾问题,向有关军兵种提出进一步加强加快相关装备体系建设的建议,得到机关部门的充分认可。

    近年来,潘朝带领审计人员先后查出多个行业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总结梳理的关于加强军粮供应制度改革、油料供应管理正规化建设、医疗行业领域治理等多项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服务改革强军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聂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8月02日 02 版

推动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倾心拥军优属,书写鱼水新篇
2023年“最美拥军人物”先进事迹发布
打造“青年友好”的制造业强区
北京青年迎来暴雨中的“大考”
当好军队建设的“经济卫士”
《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二〇二三年版)》印发全军
图片新闻
联合培养基地助力青年成长
“睦邻之家”让幸福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