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由谁讲、记录谁、又该从何讲起?
1984年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活动,“小平您好”4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群众队伍中,原来这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方队用一条宿舍床单加工而成的横幅,它用最亲切的话语讲出了人们的心声。时任《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贺延光抓拍到了这一珍贵瞬间,成就历史画面。
我国西北地区曾有一群“麦客”,他们像候鸟一样逐麦而居,每年往返1000余公里,吃百家饭、居千家屋,为雇主收麦。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普及,麦客不复存在,也鲜少再被提及。我国纪实摄影坐标系人物侯登科,数十年跟着麦客扒火车、钻山越岭,为麦客留下最后的“立照存证”,让那些最质朴的身影没有被遗忘。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摄影家步履不停,记录中国。多年后,他们汇聚北京凤凰中心,让观众读中国、见世界。近日,“中国摄影四十年”大展于凤凰中心开幕,400余幅经典作品讲述不同年代的百姓生活、凝望中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岁月。
策展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青生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介绍,展览依托“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梳理中国摄影档案,进行了5年学术研究,追踪了1000名中国摄影师。在这个“库”中,26名评委投票,选出了40年的41人(最后两人平票),以此为基础,落地了本次展览。
朱青生说,摄影有两个重大意义,一是记录,一是表达,在本次展览中均有体现。
原《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拍下的“大眼睛女孩”,改变了许多贫困地区孩子的命运;肖全镜头下的三毛,在成都街头留下洒脱肆意的身影。还有朱宪民眼中的黄土大地,胡武功留下的西安老城,安哥拍摄的广东劳动者,陆元敏镜头下的文艺而有格调的上海人,李晓斌留下的在圆明园跳迪斯科的北京青年,张晓走过的1.8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骆丹拍下的从上海到日喀则的318国道——照相机作为纪实工具,留下了一幕幕人间烟火。
聚焦个人,乃至全人类共有的情感,摄影亦是对抗遗忘、承载记忆的容器。蒋志拍下燃烧的兰花命名《情书》,这是他纪念已故爱人的方式,他说:“火是不会消失的,爱也不会。”海波的《他们》系列,艺术家在数十年后,重新召集旧合影照片中的亲人、朋友拍照,他说:“我希望看到照片上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丽,同时也感慨生命的短暂。”
黎朗的《30219》代表他父亲在世界上的30219天,他将父亲活过的每一个日期手写在遗物照片上。他说:“因为这组作品,让父亲以另外一种形式陪伴我度过了起起伏伏的十年,也许这就是摄影或是艺术的意义吧。”
自1839年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作为纪实语言与艺术媒介,记录真实的世界、留下存在的证明、改变观看的视角。“此次展览并非一次评选,而是希望以此为缩影引出一系列问题——在有了摄影以后,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朱青生说。
杨福东让德国哲学家尼采和宋朝历史变幻在影像中相遇,洪磊将摄影作品变成一张宋画小品,蔡东东将一支箭射在黑白照片上,陈维以幽蓝的灯光想象了一个别处的“新城”,邢丹文将城市变成虚构的、合成的、几乎空无一人的空间……
中国摄影发展至当代,城市化、全球化、消费社会、个体身份、价值认同、文化符号等,都成为摄影家关注的话题,这些更是全球性的时代议题。摄影师王庆松本人坐在巨大的黑板前教学,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中英文,这幅作品创造了中国单幅摄影作品的最贵纪录,背后是中国百姓生活特有的趣味。
展厅里悬挂的邓丽君、玛丽莲·梦露、李小龙等“大明星”的照片是否涉及版权问题?这是许多观者的疑问。完全不用担心,这是艺术家张巍将他拍摄的众多普通人的五官拼凑,重新构成酷似大明星的脸,这些都是被构建的文化符号。
“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同期,组委会还举办了线上活动“闭目如在眼前——寻找人民心中的图”,从40年的上万张影像中,挑选近60张,由数千万屏幕前的你投票选出那张心中的图。
组委会原以为会是“大眼睛女孩”之类触动灵魂的照片,结果大众投票第一名是《恢复高考》(作者翁乃强)。从画面看,这张照片平平无奇,拍的是教室里埋头答题的年轻人,照片说明是“1977年,中断十余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恢复。12月,北京五中高考考点,学子们正在认真答题”。
“这张最受欢迎的照片甚至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线下展览中,但在人们的记忆中,高考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我自己就是77级大学生。高考至今和每一个人有关。”朱青生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