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罗海山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广西审计厅对9所区管高校2020-2022年度财政补助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发现,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79亿元,实施科研项目702个,仅有5个项目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占比0.71%;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
获得上亿元科研经费投入,实现的成果转化却寥寥,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错愕。
应该说,科技成果转化难、科研转化率低确实长期存在。《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与之相比,广西一些高校零转化率、0.71%的转化率更显低迷。
高校发明专利转化率偏低,原因何在?有专家指出,高校主要从事原创性、前瞻性的研究,相关的专利从发明到产业化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一解释不无道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分属两个“系统”,不能因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就将板子都打在高校身上。此外,广西审计厅审计的是2020-2022年度财政补助,如果2022年给了补助就要今年实现转化,也不太现实。
尽管如此,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现象,仍需进一步引起全社会思考。实际上,国家对这方面一直很重视,一个重要体现是出台并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其中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科技、财政、投资、税收、人才、产业、金融、政府采购、军民融合等政策协同,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指出,要实现双链联动,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强调市场驱动,坚持“做有用的科研”。“双链联动”是哪双链?一个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作为科学技术的供给方,被称作创新链;另一个是,高科技企业、金融资本等作为科学技术的需求方,被称作产业链。双链联手,实现完美对接,科研才更“有用”。
“做有用的科研”,向高校科研人员提了要求。埋头做实验固然重要,也要考虑科研有没有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而对于需求方来说,也需要紧盯科研创新,主动与科研人员接洽,琢磨如何快速实现成果转化。
近年来,为有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国家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一些地方也在不断探索。比如,培育“技术经纪人”,建立“摆渡人”机制,铺就成果转化“高速路”,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迈出实验室的“最初一公里”和走进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国家对科研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的环境越来越好。在此背景下,无论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应更具使命感。科研经费来之不易,把它们用在刀刃上,不断用扎实的成果回馈社会,才能不负期待。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