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时分,祁连山麓,战车轰鸣,第77集团军某旅合成营红蓝对抗演练进入白热化阶段。一番捉对厮杀,蓝军顶住了红军首轮进攻,并利用地形优势,将红军阻挡在前沿阵地。
进攻受阻,红军所属装甲步兵一连主动请缨出战。这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铁血连队,在夜幕的掩护下,迅速向蓝军前沿阵地逼近。
一连前身是1928年1月组建于江西省莲花县的“莲花赤卫队”。1951年,连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步兵第139师第415团编成内,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于9月奉命强攻338.1高地,全歼美“王牌”骑一师一个加强连,创造了志愿军第47军入朝作战以来强攻敌阵的首战胜利,后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英雄连”荣誉称号,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岁月的沉淀让战旗愈发火红,72年风雨征程,无论编制怎么调整、环境怎么变化、任务怎么转换,跨越时空的抗美援朝精神,始终根植于一茬茬儿官兵的血脉,淬炼忠诚品格,锻造钢筋铁骨,引领着一连官兵继续向胜利前进。
烽火当年
“营长,蓝军火力配置很强,又占据了有利地形,仅凭一连,能攻进去吗?要不要再给他们补充点兵力。”看着红军指挥员杜小林把攻坚任务交给一连,一旁的侦察参谋李寰有点担心。
“我了解一连,肯定没问题!”营长杜小林眼睛死死盯着屏幕,果断否定了李寰的提议。
敢说此话,杜小林是有底气的。他的底气来自于一连在朝鲜战场那场漂亮的强攻338.1高地进攻战斗,以及近年来一连转换为装甲步兵连后的战斗力底数。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在经过5次战役的较量后,敌我双方进入了一个边打边谈的战略相持局面。根据志愿军总部“选择敌军比较突出的连、排阵地进行反击”的命令,第47军军长曹里怀决定主动出击,对美军占领的338.1高地强攻,这一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善打硬仗恶仗的第139师415团1连身上。
338.1高地俯瞰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美军骑一师一个加强连在此据守。这支部队是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一支王牌部队,参加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技术装备先进、士兵训练有素,是美军中的“常胜师”。
为打好这场攻坚战,一连所属第415团团长李洪杰带领一连班以上战斗骨干果断前出,秘密潜伏到距敌阵地150米的前沿侦察敌情,并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
9月6日19时30分,战斗正式打响。这次任务的尖刀班是一连七班,班长马忠庆在战斗前就立下誓言,“哪怕338.1高地是座铁山,我也要坚决打上去。”
一阵炮击后,一连对驻守在338.1高地的美军发起猛烈冲击,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锋。马忠庆冲在最前面,他带领七班越过第一道铁丝网后不久,就被第二道1.3米高的屋脊形铁丝网拦住。此前,两名爆破员已在战斗中负伤。情急之下,战士吴振松用牙咬手掰、枪砸刀劈,强行把铁丝网弄开一个大口子。
马忠庆看准时机,将手榴弹投向美军阵地前沿,利用爆炸烟幕的掩护,带领尖刀班钻过铁丝网,迅速向美军的重机枪碉堡快速冲击。
冲锋中,七班战士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毫无畏惧。一番激战之后,七班迅速冲上了338.1高地,一连后续官兵也从正面攻了上来,与美军展开白刃格斗,大家英勇奋战,直至全部消灭了敌人。
激战1小时10分钟,一连全歼美骑一师一个加强连120余人,俘虏12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赢得了47军入朝以来强攻美军阵地的首战胜利。战后,一连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英雄连”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1日,“二级英雄连”战旗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通过天安门,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血脉传承
凡在一连待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只要是一连的兵,入门就得熟记连史。对于这一点,去年年底刚担任一连连长的王增继深有体会。
履新之前,王增继专门参观了一连连史馆,还借来了连史,扎扎实实读了一周。可没想到,上任当天就被几名战士来了个“下马威”。
“连长,你知道‘二级英雄连’战旗背后的故事吗?”“战斗英雄马忠庆生平还有那些事迹……”再次参观连史馆,几名战士不按常理出牌,让王增继尴尬不已。
第一天到连队就“丢了面子”,王增继认为是战士们觉得他年轻,故意刁难他。但接下来的几天,他看到的事情,让他彻底改变了这个看法。
上政治教育课,无论列兵还是士官,都能上台把连史讲得头头是道;外单位来队参观,解说员提醒大家,进入连史馆着装要整齐,不能大声喧哗;打扫连史馆,几名战士用的是专门的打扫工具,擦拭文物也都是轻拿轻放……
看出了王增继的疑惑,指导员林宝军告诉他,红色基因的血脉赓续离不开日常潜移默化的养成熏陶,多年来,连队形成了很多不成文的传统。例如:每逢队列集会,连歌总是必唱曲目;新兵入伍,班长都会讲强攻338.1阵地的故事;每年战斗纪念日,连队会开展主题纪念活动……
此后,王增继一有时间就学传统、研连史。他发现,70多年来,无论在炮火硝烟的战场,还是在抢险救灾一线;无论面临生死考验,还是面对得失选择,一连官兵始终保持着敢打敢拼的抗美援朝精神,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把“二级英雄连”的战旗高高擎起。
在一次边境作战任务中,一连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守阵地100多天,扛住了敌人98次偷袭和袭扰,圆满完成任务,被原成都军区授予“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
1994年,一连官兵与兄弟单位一起将40余吨重的电缆硬生生扛上了华山,结束了华山无动力电的历史。
2000年,一连官兵奋战5个月,圆满完成西安护城河清淤任务。
2005年,时任一连连长许武勤参加原兰州军区组织的比武竞赛,在首轮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实现逆转,最终夺得军官教练员金牌,被评为“岗位练兵、岗位成才十大标兵”。
几十年来,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已成为连队官兵融化在内心深处的行动自觉,一茬茬儿官兵用实际行动为“二级英雄连”战旗增添新的荣光。
某次比武中,中士李强左手虎口被履带板夹裂,鲜血染红了手掌。他咬牙坚持,继续向前冲锋。比武结束后,李强左手缝了整整6针。但他却说:“我们是一连的兵,只有为一连增光添彩的义务,没有给一连抹黑丢脸的权利。”
“马忠庆率领其余战友继续冲锋,连续端掉了敌人的7个隐蔽部……”1个多月后,一连组织开展连战术综合演练,训练间隙,大家围坐在王增继的周围,听他讲“尖刀英雄”马忠庆敢打敢拼的战斗故事,讲到精彩之处,官兵们掌声如潮。
磨砺刀锋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一连又一次迎来了新的考验:2017年,连队由装步营体制下的装甲步兵连,转变为合成营体制下的装甲步兵连,列装了某新型步兵战车。
潘兴涛是第一个钻进驾驶舱的一连战士,他摸着操纵杆,脸上满满都是“幸福感”。
一连官兵都和潘兴涛一样跃跃欲试。然而,现实却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新型步兵战车装备了更先进的火控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更高,这些都对官兵们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次训练,一辆战车突然“趴窝”。潘兴涛带着几名战士,把电路、油路、底盘、火控系统检查了个遍,硬是没找到问题所在,无奈只能求助工厂师傅。几天后,工厂师傅从外地赶来,10分钟就发现了问题症结所在,原来是控制盒上的一处电路板线头松动。
“就算崩了牙,我们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那一刻,潘兴涛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装备。
和潘兴涛一样,一连官兵暗自和新装备较上了劲。大家从武器性能、战技指标、战术运用等内容入手,逐条理论背、逐个课目学、逐个动作练。三级军士长胡岗印为弄清新装备维修问题,一天给厂家师傅、兄弟单位打十几个电话咨询问题。时任指导员方贤松实装操作比较弱,他就主动向瞄准手、上等兵雷雨生拜师请教。盛夏时节,步战车里温度常常达到40多摄氏度,方贤松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不久后,旅里组织新装备实兵实弹战术演习,一连官兵不出意外打出了优异成绩。正当大家为取得的新成绩感到自豪时,时任营长黄长军又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一连在演习中猛打猛冲,没有注意与营属各兵种之间配合……嘴上天天喊着‘合成’,脑子还停留在旧体制。”复盘检讨,黄长军对一连的批评丝毫不留情面。
“想想先辈比比咱,有啥苦来怕啥难!没有咱一连过不去的坎儿!”晚点名,时任连长周杰把连队官兵带到了连史馆,一边重温强攻338.1阵地的战斗故事,一边给大家鼓劲加油。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一连官兵很快调整好心态,积极投入日常训练当中。他们立足自身实际,将理论探索与训练实践、装备运用等多方面结合起来,按照合成营作战进程,把多个行动“合”在一起练。针对难点问题集中攻关,探索建立了“抓实自训打基础,抓好分训强模块,抓牢联训练体系”分级训练模式,被旅里推广。
一年后,旅里组织合成营对抗演练,一连与营属各兵种配合紧密、火力运用合理、战术运用适当,最终帮助所属营取得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精神之火永不熄,擎旗自有后来人。今年夏天,一连远赴雪域高原参加野营驻训,官兵们在海拔4300多米的地方战天斗地。看着连队战士们一个个青春的脸庞,连长王增继仿佛穿越到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耳边响起歌曲《山河已无恙》的动人旋律,“茫茫冰原、高高山岗上,到处都把他们的故事轻轻传唱……”
孙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