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8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安徽师大青年师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调研

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筑牢思想根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朱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8月15日   09 版)

    8月2日,山东日照,五莲县户部镇蔡家沟村,大学生参加下乡公益绘画活动。视觉中国供图

    安徽师范大学“徽州遗韵绿禾焕新”团队在池州市河口村考察。安徽师范大学校团委供图

    今年暑假,安徽师范大学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的骆鹏晟印象最深的是在安徽省蚌埠市寻访老党员黄步廷的故事。“我是1953年11月11日入的党。”92岁的老人一口说出他的入党时间。

    “翻开他收藏的《党章》,每一本都有他的标注,承载着一个老党员朴素的情感,对党的无限忠诚。我是今年刚入党的青年学生,黄爷爷的故事对我而言即是宣讲的灵感来源,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骆鹏晟感慨。

    大一学生周语汐今年暑假实现了理论宣讲的人生初体验。“修路修身、养路养心,修的是共产党人的坚强躯体之身,养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在蚌埠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五河分中心,收拾好紧张心情,她第一次上台宣讲。今年是她所在的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团队连续第28年在暑假开展调研和宣讲活动,她前期专门采访了该中心办公室主任刘宁,收集了大量故事素材。

    今年也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瀛培连续第7年带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一线调研。“您了解党的二十大会议内容的渠道有哪些?”“您希望理论宣讲运用什么样的形式?”“您对理论宣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王瀛培带着学生根据受众的职业特性设计走访调研问卷,再针对调研结果分析设计理论宣讲内容。

    向村民普及党的理论政策、深入田间地头一线调研、运用新科技回乡服务……30年来,安徽师范大学数十万名青年师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入多地开展调研,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筑牢思想根基,追随时代步伐、丈量四方田野。

    在微观产业中思考宏观社会

    十年前,安徽师范大学“微经济·微人物”特色小镇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团队成立。十年接力,团队深入基层收集第一手资料,近年来,团队专注聚焦各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村落特色产业发展。

    在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沈弄村,团队实地走访“五个一千亩”农业产业;在童坝村,大伙儿爬山越岭体会“溜溜果园”青梅基地的建设;在东岛村,同学们现场体验菊花烘干和竹笋速冻,用调研数据描绘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记录乡村振兴中基层工作人员的点滴。

    今年,团队三访芜湖市沈弄村,亲眼见证水稻从播种到收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在现场,我们偶遇无人机作业场景和智能化的灌溉系统,不仅对当地高标准的农田建设大为震撼,也更加深刻理解了国家倡导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重要意义。”团队负责人、2021级财务管理专业的陆林凤介绍。

    “10年来,在党和政府帮助下,柯村土地由小家小户的个体耕种变成连片完整的大田土地。当地不仅贯通了高速路,还修缮了三座大坝。柯村以优越农业资源为根本,以政府‘搭台唱戏’为桥梁,实践了‘农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在黄山市黟县柯村镇的调研中,有春家庭农场负责人吕有春的一番话让团队成员印象深刻,他们也更加明白“柯村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句话的含义。

    “我想,正是这些不起眼儿的基础产业的发展,为我们国家经济提供支撑;在一个繁荣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下,才能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团队调研这些微观经济领域中的产业与人物,其实是在书写一个宏观的中国社会。”陆林凤说。

    团队也将形成的调研报告呈交柯村镇政府。“你们的认真调研和辛苦付出不仅让柯村焕发了生机,也让我们对柯村的发展和规划有了新的认识。”柯村镇政府送来的手写感谢信让团队收获满满的动力。

    在一线调研中试解教育数字化难题

    近日,在河北张家口怀来县官厅镇中心校,孩子们正围绕着电脑进行“名校网络课堂”的学习。关注数字化教育的变化,要从一年前安徽师范大学的一支实践团队说起。

    2022年,该校新时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团队成立,一年间先后访谈了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浙江、四川的十座城市,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访谈,获得2000余份问卷以及70余万字的深度访谈资料,形成10余万字的调研报告。“我们调研主体包括城乡中小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样本的范围和数量较大,获得的一手资料也很宝贵。”团队指导老师之一、90后辅导员蔡志鹏介绍。

    调研后,团队成员发现城乡教育资源上存在着差距。“大部分家长对数字教育面临着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清楚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帮助,但他们更担心电子产品带来的诱惑会使孩子‘误入歧途’,数字教育想要普及到每个家庭,任重道远。”蔡志鹏说,团队密切关注社会发展态势,发现城乡间数字教育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你知道哪些学习类的手机程序吗?学校教学是否使用电子设备?你如何看待孩子使用数字化产品?”调研问卷带着温度,解决方案也贴近实际。在《发挥落实主体作用 推动乡村数字教育“弥沟增效”》实践调研报告中,提出“开展教师数字培训,加强数字教育的校际合作”“提升乡村家长和孩子的数字素养,帮助乡村家庭适应社会高流动性”“提供有力社会服务支撑,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增进教育福祉”等。

    随着调研深入,团队成员看到了数字技术对于乡村孩子的意义。2021级社会学专业的梅露说,“调研中,我深刻体悟到乡村学生对数字教育的渴望与期待。很多乡村学校学生,通过直播的屏幕,向屏幕另一方先进的多媒体应用、丰富的数字课堂形式投去羡慕的目光,这些使我触动很深,也成为我继续调研的动力”。

    “一年来,我们带领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国农村发展现状,做到‘身入、心到,行至’,引导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实实在在的‘参与者’。最终团队的调研建议获安徽省合肥市杨庙镇政府、安徽省滁州市第八中学、中共张家口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办公室采纳。”团队指导教师、法学院副教授仇凤仙说。

    在历史古建筑寻访里感悟文化传承

    夕阳西下,黄山市歙县像一个被时光染上斑驳的幽深街巷,祠堂群落、古居民遗址,正悄无声息地述说着一段徽州往事。炎炎夏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歙县古民居调研团队成员走进徽商大宅院,在粉墙黛瓦马头墙的高墙深院里静静走过每一寸土地。

    与其他调研团队不同,这支团队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研究生组成,擅长利用专业所学挖掘古徽州古民居中所蕴藏的深厚文化特征、鲜明的徽州地域特色及浓厚的徽州文化内涵。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歙县人,团队成员王恂表示:“此次调研我对歙县老家产生了不同的印象,也更加地坚定了当初学习历史学的信念,我坚信选择徽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我希望徽文化不仅属于徽州人,更属于全中国,属于全世界。”

    建筑是活的历史,徽州古民居是灿烂的徽州文化的重要代表。团队成员孟鑫鑫的毕业论文主题与徽州家谱相关。在与村民交流中,她从一开始的为古民居的破坏而惋惜,直至后来的为如何保护而思考。所见所闻都慢慢地在改变她的认知,她希望有更多现实路径带动村民致富,更好地树立村民们的古建筑保护意识。

    “像祠堂这样有代表性的建筑为何大多大门紧闭?对于祠堂,关闭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但是敞开大门可能又会造成破坏。因此,‘如何让门敞开’才是我们要深刻探讨的问题。如果想要让门敞开,我们不仅要做到保护,更需要做好宣传和传承。”团队成员周敏在深入调研歙县当地祠堂后表达了感悟。

    “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学校,团队围绕《中华文明传承与徽州文化》开展了专题宣讲。“每年调研结束后,我们都会根据调研报告整理成宣讲稿,进学校开展徽州文化宣传。”王恂介绍,今年向孩子们讲述徽州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徽州古民居的“前世今生”,台下孩子们高度专注的眼神让自己动容。

    “今年在我们结束宣讲离开时,我抬头看到学校墙面上张贴着‘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的校训,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句话的现实含义。教育不仅是简单的书本知识,更是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的养成。”他说。

    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朝荣说:“30多年来,学校坚持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融入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学,通过采访、调研、实践等,引导学生迈开步子、走出院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把党的知识传到田间地头,将服务深入群众基层,到田间地头寻找答案,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

    对于在大调研中成长起来的该校学子而言,会永远铭记炎炎夏日中亲眼见过的最真实的中国。“暑期调研让我明白:行动才是答案,只有扎根大地,真正看过、走过、触摸过,才会有真感触、真思考、真行动。”获评2022年南风窗·调研中国“优秀调研记录奖”团队的负责人、2020级新闻学专业学生王涵说。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刘久玉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朱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8月15日 09 版

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筑牢思想根基
共叙同胞之谊,同话祖国发展
让青春在钢铁运输线上闪光
大学生“拍照小队”为山村老人留下影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