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里,曾祖父是一位先生,还是位学者,也是一位革命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他一生的写照。”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曾孙李柔刚日前回到李大钊的故乡——河北省乐亭县,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65名中青年党员代表分享了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心铸魂筑牢根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培训实践。22位知名专家还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进行了义诊。
“大到国家发展,小到一个单位、一个家庭的发展,青年永远是未来和希望。这次活动就是要把资深的专家、党支部书记和年轻的党员聚集起来,让大家互相学习感染,去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六说,期望给医护工作者打造一次有代入感的学习经历,充分发挥大学医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李大钊先生与北京大学的渊源颇深,这次唐山之行更像是一次寻根之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冯雅新带去了一堂主题为《李大钊先生的人格魅力》的思政课,她细细梳理了李大钊的革命生涯:1916年,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并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工作;1920年,李大钊与陈独秀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他的青春与北京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和民族而燃烧。
时隔百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青年医生跟随李大钊先生的足迹,寻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我们需要学习革命前辈们的‘大爱’,把自己的专业做得更好”
“我们对李大钊的敬佩不仅出于他的历史贡献,更因为他有伟大的人格。”在李大钊纪念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剑锋细细品读一件件陈列物背后的史料。他也在思考:为什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李剑锋翻开了记录这段历史的典籍,翻阅了李大钊的生平传记,他找到了答案:“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感召,无论处于什么时代、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都需要具备无私奉献的‘初心’。”
在李剑峰看来,医护工作者加班加点是常态,很多人每天的工作时长超过12个小时,特别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罗樱樱2017年参加了“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拉萨生活了一年。她一直记得,大家遇到过缺氧、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各种难题,但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没有抱怨,努力克服一切困难。这支援藏医疗队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医疗服务,还利用空余时间宣传科普医疗知识,提高当地百姓的卫生意识。
曾经有很多人问罗樱樱:“为什么选择援藏?”每一次,她的回答只有简单且坚定的一句话:“因为我可以去,就去了。”她打心底里觉得,不管在哪里,能够帮助病人就是医生最崇高的职业追求。
“救死扶伤是每一名医护人员的本职工作,我们需要学习革命前辈们的‘大爱’,把自己的专业做得更好,帮助更多的患者。”罗樱樱说。
“当医护人员用尽力量去拯救一条生命时,就像那束光一样照亮别人,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此次唐山之行,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2位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到唐山市工人医院进行义诊。唐山各地的患者一大早就排队等候,现场人头攒动。7月23日早晨6点半开始,李剑锋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胸外科病房、门诊忙碌了起来,还为当地的医生传授了前沿的医疗技术。
今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学科区域协作中心正式揭牌落成。仅仅3个多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已经常驻工人医院开展门诊、手术、查房、讲课等各项工作,有序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流动,让更多唐山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国家队”的优质医疗服务。
此次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党员、北大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董阳阳也清早就赶到科室门口,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他一直记得,刚工作时,遇到过一次十分棘手的抢救危重症产妇的任务。那次手术让他完成了一次年轻医生的蜕变。
一位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转院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带头组建起的一支临时抢救队立刻上岗,他们在手术台上与死神争分夺秒。此后的3个月他们又为患者做了3次开腹手术,其中一次手术后,因肠管肿胀,腹部无法缝合,便用无菌输液袋缝盖,每次换药时能看到肠管在蠕动。一次又一次坚持,一场又一场救援,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只要有机会,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条生命。”做完手术后,董阳阳站在走廊看着从窗户照射进来的阳光,感到十分幸福,“当医护人员用尽力量去拯救一条生命时,就像那束光一样照亮别人,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要帮助更多的患者,就要帮助当地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医务工作者”
“义诊能够为老百姓看病指明方向。”罗樱樱之前经常参加义诊活动,她觉得,义诊为居民提供了很大方便,省去了前往异地医院挂号、排队、等待的过程,缓解了“看病难”“乱花冤枉钱”现象。
对唐山市工人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付伟来说,自两家医院开展合作以来,唐山市工人医院的医生们受益很大。两地医生可以随时在网上进行沟通,甚至还能同步进行各项医疗活动,“非常有利于青年医生更新和提高专业技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剑锋觉得,随着医疗体系逐渐发展完善,未来安排越来越多的青年医生前往大医院进修,可以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更加快捷、有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子威 实习生 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