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有机结合,用学术话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阐释透彻,用政治话语将党的制度路线方针政策讲清楚,用生活话语将中国之事、中国之治讲明白。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的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随着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开发与运用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场域中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提升思政课教师网络育人能力、保障思政课教师网络育人质量成为当前的一项重点课题。
网络空间塑造了价值引领的新场域,青年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和受众,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空间的价值引领作用,增强理论宣讲深度、提升网络宣传速度、保证叙事话语温度、拓宽作品受众广度,进一步提升网络育人的实效性。
增强理论宣讲深度
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线研究者和传播者,可以将对于热点问题的深刻把握作为开展网络思想引领的底层基础,做到网络发声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言之有度。
首先,要确保宣讲内容具有理论依据。科学严谨是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从业态度,从对文献出处的严格把握,到对事件背景、历史事实的探寻考究,再到思想理论的推敲升华,扎实的、经得起论证和检验的宣讲内容是保证宣讲深度的根本前提。
其次,要确保理论宣讲具有现实依托。聚焦国内国际热点问题、靶向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问题、解答具有网络热度和当下公众关切的疑点问题,保持宣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让理论宣讲具备深刻的现实依托。
再次,要确保宣讲呈现具有价值依归。思政课教师进行网络理论宣讲的意义在于教育人、影响人,通过对宣讲理论、宣讲内容的呈现升华价值进而感化受众、引导受众,使宣讲能够切实提升受众的理论素养、更新对现实问题的认知并进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判断和实践,让宣讲具备深远的价值依归。
提升网络宣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住国家的主权和政权。”思政课教师站在网络宣传的前沿,要及时跟进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国际发展局势对宣讲内容进行动态更新,牢牢把握网络宣传的“时效度”。
第一,要做到信息更新及时。坚持紧跟时事,讲好新时代故事;对热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及时研究;对国际动态要实时掌握,依据政治立场和理论素养作出科学判断,坚持“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发表个人看法和观点。
第二,要注重提升宣传效能。观点简洁新颖,才能有效吸引受众;言辞犀利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有益于维护受众;观点科学独到且能够真正走进受众心里,是保证传播效能的重中之重。
第三,要严格掌握宣传尺度。思政课教师尤其要注重意识形态安全,在追求宣传速度的同时下大力气、大功夫对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在涉及不同领域、不同主体的事件和问题上要慎之又慎,确保网络思政课教育内容经得起人民和实践的检验。
保证叙事话语温度
思政课教师进行网络育人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受众听得到、听得清,更要力求受众听得懂、听得进。
一方面,要学会善用网络语言,具备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故事的底蕴与能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先导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进行阐释,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基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和解释,以中国原创话语为关键与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网络用语进行融合,让网络思政课既具备政治性、宣传性,又具备互动性和一定程度的趣味性,使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人都能够欣然接受网络思政教育并从中有所收获。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首先应优化话语结构,将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有机结合,用学术话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阐释透彻,用政治话语将党的制度路线方针政策讲清楚,用生活话语将中国之事、中国之治讲明白;其次要突出关键内容的呈现形式和方式,使得受众可以一目了然并印象深刻,对整体的宣传教育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再次要关注话语建构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突出整体视野下网络育人对受众的全方位价值影响和行为引导。
拓宽作品受众广度
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思政课教师进行网络育人的受众,为进一步拓宽受众广度,思政课网络育人应在全面覆盖、精准定位、分类施策上下功夫。
首先,要进一步丰富网络思政课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发挥“云思政”的教育优势,创新手段及形式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法治思想和生态保护等思想有机融入网络育人之中,使不同主体、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受众都能够及时、便捷地对网络思政课进行有效学习。
其次,要针对不同受众进行定位区分,可进一步聚焦企业、机关、农村、学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基层组织,定位不同宣讲层次和内容的网络思政课,进一步强化网络思政课的针对性,提升思政课网络育人效能。
最后,要深入分析不同思政课类型进行推广传播,以实现网络育人效用的最大化。可分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按类别进行课程推广,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对点击量高、穿透力强的思政课程进行宣传。
【作者刘宏伟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东奇系该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挑战与对策: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视阈中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XZK2020003)阶段性成果】
刘宏伟 郭东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