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8月3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为青年科技人才扫除“成长的烦恼”

赵志疆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8月30日   08 版)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复兴号高铁设计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8岁;北斗卫星核心团队平均年龄36岁;中国天眼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长三甲系列火箭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近年来,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长为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建设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需要给予其更多信任和支持。这正是《措施》部署的重点工作。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基础上,《措施》提出,要强化职业早期支持、突出大胆使用、促进国际化发展、构建长效机制,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中要求,减轻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持续推进青年科技人才减负行动。

    近年来,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已开展了3轮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2018年12月,启动“减负行动1.0”,直指“表格多、报销繁、检查多”等突出症结;2020年10月,启动“减负行动2.0”,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保障激励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持续发力;2022年8月,“减负行动3.0”正式启动,推出五方面近20条举措,直指青年科研人员的压力“痛点”和“难点”。从“减负行动1.0”到“减负行动3.0”,为科研人员减负的路径越来越清晰,需要减负的重点对象也越来越明确——青年科技人才。

    青年科技人才正处于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但在某些时候,他们很容易被困在繁杂的非科研事务中。现实中,青年科研人员获得科研资助的机会相对较少,跑腿打杂的工作却很多。跑项目、拉经费、填写表格、迎接检查……太多琐碎的事务等待青年科技人才去处理,以至于因此耽误科研。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四唯”问题,更是令一些青年科技人才疲于奔命。对此,“减负行动3.0”已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措施》进一步作出了部署。

    按照《措施》要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科研单位要创新评价方式,科学设置评价考核周期,减少考核频次,开展分类评价,完善并落实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职称职务破格晋升机制。此外,应合理设置机构评价标准,不把论文数量和人才称号作为机构评价指标,避免层层分解为青年科技人才的考核评价指标。这些规定,直指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中的烦恼”,帮助他们从不尽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中解放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

    如果说上述要求侧重于“培养”,《措施》的这些规定则旨在规范“使用”:保证科研岗位青年科技人才参与非学术事务性活动每周不超过1天、每周8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科研学术活动,将保障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时间纳入单位考核;行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借调一线科研人员从事非科研工作。由于年纪轻、资历浅,青年科技人才不仅分担着科研任务,有时候还要承担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减轻那些非必要、不合理的负担,有助于青年科技人才轻装前进。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挑大梁”“当主角”,需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科学化、制度化的用人机制,为青年科技人才放飞梦想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赵志疆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8月30日 08 版

为青年科技人才扫除“成长的烦恼”
用摊派方式刺激消费一点都不贴心
员工休年假一定影响企业效益吗
允许暑假作业“打欠条”是佛系教育吗
立法禁止幼儿园“抢跑” 让童年不陷入内卷
博物馆讲解当有“大家做小书”精神
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 实现精确立法
强制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