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江西共青团面向全省青少年发起了一项网络调研,5天里,5.6万个回答,2.7万条建议。这是主题教育开展以后,团江西省委的一次情况摸底,他们想用大数据探究:江西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网络调研、实地走访、面对面座谈,这些都是团江西省委走进青年、问需问计的实际举措,目标是办好青少年民生实事。
团江西省委书记邱凌表示:“我们以青少年的‘获得感’来检验主题教育的‘含金量’,通过调研,把青少年最关心的婚恋、实习、就业、就学、心理健康等‘急难愁盼’问题带回来,列出问题清单、需求列表,不遗余力办好9件青少年最关心的民生实事,提升青少年获得感。”
这9件实事,包括打造“全省青少年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联络点”、深化江西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开展爱在赣鄱青年婚恋交友服务、开展大学生“扬帆计划”、开展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组织开展“西部计划”江西省高校志愿者招募、推动“童心港湾”项目建设、开展希望工程“强体计划”、资助6000名大中小学生完成学业。
江西理工大学毕业生姜伟(化名)刚刚完成一家上市公司的入职培训,几个月前,他还在为找工作犯愁。姜伟是一名贫困生,他原本计划和同学一起考研,备考一段时间后,考虑到家庭情况后选择先就业,一来二去错过了找工作的黄金期。
该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刘浩找到姜伟,询问他的求职困惑和就业意向,带着他前往当地的一家矿山企业,参观了解现代采矿工艺。刘浩鼓励姜伟去基层就业,为他推荐岗位、联系企业。今年8月,姜伟顺利入职一家矿山企业的海外事业部,再过不久,他将启程前往海外的矿山工作。
在江西,数以千计的“姜伟”成为团干部们牵挂的对象,关于这个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被纳入民生项目清单,最新数据显示,在团江西省委的组织动员下,通过构建精准有效的结对帮扶机制,今年全省103所高校的1500余名教师、团干部已帮助4200余名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实现就业。
这些教师、团干部各显其能,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修改、信息推送、面试指导、岗位开拓等就业帮扶,为毕业生“扶上马、送一程”。
缺乏实践经验被认为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由团江西省委发起的“江西的年轻人在想什么”的网络调研中,近半数年轻人希望团组织能提供更多靠谱的实践机会。
对山东大学2022级法学硕士王琳来说,“江西省人民检察院”这几个字连在一块儿,总给人一种“生人勿进”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在她以实习生的身份走进这里后很快就消失了。
这名省外高校江西籍大学生,在今年6月,报名参加了江西省“扬帆计划”,希望用一个月时间浅浅地体验一把政务实习。在检务督察部,王琳深入学习了“三个规定”系列配套制度、追责惩戒相关制度和政治督察相关内容,配合同事做着档案归档、校对、填表一类的工作。
“过去找实习大多是通过熟人介绍或是招聘软件,扬帆计划帮我打开了深入了解家乡的新窗口,这次尝试也为我将来选择职业方向提供了新参考。”王琳说。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团江西省委从解决实习难入手。“今年的扬帆计划,我们主动发挥江西省外高校赣籍学子团工委的作用,为省外高校江西籍大学生提供更多家乡的实习岗位。”团江西省委学校部部长甘小平介绍,前期,江西各级团组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单位+学生”两端需求,挖掘、筛选实习岗位,做好人岗匹配,主题教育期间,全省各级团组织累计提供政企实习岗位2.4万余个。
深化江西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也是团江西省委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今年4月的一天,初中生谭毅(化名)被误会偷东西,和同学起了争执,情绪激动的他给江西省(南昌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以下简称“江西12355”)打来电话,接到这通电话的心理咨询师李丽红回忆,电话那头男孩的声音有些低沉,说话也语无伦次,有时说着说着就沉默了。
之后多次通话,李丽红才拼凑起这名男孩的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初中生、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家带弟弟没有工作、奶奶病重、不爱说话、有些自卑敏感、成绩不好、没有朋友,经常性心慌、气喘,甚至有自杀倾向,和母亲、同学的关系都很紧张。
李丽红试着安抚了他的情绪,为他进行了心理疏导,并做好记录,将他的情况上报给了平台。经研判,江西12355决定将小谭纳入“一案一号”跟踪帮扶计划,实施一年期左右的线上线下深度跟踪帮扶。制定了帮扶方案,李丽红和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带着解压玩偶、装满治愈故事的绘本及提前下载好治愈系歌曲的MP3,来到谭毅所在学校详细了解情况,对他进行心理辅导。
一段时间的跟踪帮扶后,谭毅的情绪有了明显好转。一系列变化也让李丽红感到欣喜,“现在,他也常常和我们电话聊他最近的计划,有时看到好看的书和电视剧也会和我们分享,最近他打算入团了”。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12355共接通心理咨询电话5000余个,干预个案37起,通过公益筹款项目线下深度跟踪帮扶4名困境青少年。
不久前,团江西省委调研组在省内部分童心港湾调研时了解到,不少留守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查阅江西12355心理热线台账时发现,尽管全省1857个童心港湾都已实现了12355进驻,但仅为留守儿童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效果不佳。
通过座谈研讨,团江西省委决定在全省童心港湾深入实施“一案一号”跟踪帮扶计划,通过省、市服务台、县级站点、乡村联络点四级联动,推动专业心理咨询力量下沉童心港湾,提前发现、预警、介入、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长效公益服务。
为了充实现有的心理咨询师力量,团江西省委正在注册成立江西省12355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服务中心,20天里,向社会招募了600余名心理咨询师和100余名律师。
江西12355负责人张涛介绍,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今后平台将完善规章制度,对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志愿者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满意度测评单,实行末位淘汰。
这个暑假,赣州市兴国县睦埠村格外热闹,多个“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陆续来到这里推广普通话、开展防溺水宣传、组织“七彩假期”活动。从全省青少年社会实践需求出发,主题教育期间,团江西省委在全省范围内遴选、打造100个“青少年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联络点”。
这些“联络点”多在基层一线,围绕项目内容和课程设计,江西各市、县团委结合本地资源,在“联络点”打造“农耕体验”“团团带货”“非遗传承”等个性化服务项目,为青少年提供有趣又有料的实践体验。
如今,100个“联络点”已通过“赣青实践”小程序,面向全省高校推广,成为今年江西高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热门选项。目前,省内已有90余所高校、500余支队伍前往“联络点”开展社会实践,覆盖青少年3万余人次。
主动谋划,在青少年“急难愁盼”问题上亮实招、求实效,是团江西省委在主题教育期间一直遵循的工作原则。截至目前,9项民生实事已全部落地,直接惠及40余万名青少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