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想放假,放假想开学”“这几天看日历就像看病危通知书”“新学期目标:坐等寒假”……各种文案在8月底的朋友圈如期而至。
——————————
“8月10日,我梦见我开学后重读研一,在一个讲座上被点名回答问题,我很紧张,没有答上来……”距离研二开学还有20多天,白琳开始做噩梦,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焦虑。每次开学前一晚,白琳都会把自己的开学计划事无巨细地同父母讲一遍。“我不会表现得很夸张,但我的内心仍然焦虑。”她说。
和白琳一样的学生不在少数。某短视频平台热榜“你有开学焦虑吗”话题有2000多万人在看,上升热点话题“想回到暑假第一天”也有700多万人正在关注。开学众生态,有的人将焦虑自我消化、独自“emo”;也有人和亲朋好友倾诉发泄,践行“发疯文学”。
在申雪看来,中小学开学前即使焦虑,也是一种单纯的焦虑,“最多是担心一下自己粗制滥造的作业被老师批评”。而到东北上大学以后,家住福建的她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面对陌生的地域和崭新的人际关系,每次离家前一晚,申雪都要作一番心理建设,收拾行李也要拖到深夜。“我在大学开学前的焦虑,是一种面对社会化的焦虑。”申雪说。
白琳从初中就会开学焦虑,焦虑的主要来源便是假期作业。一周内补完一假期的作业是一项大工程,补的时候痛苦,补不完的时候焦急,自然会对布置作业的学校产生逃避心理。
“开学想放假,放假想开学”“这几天看日历就像看病危通知书”“新学期目标:坐等寒假”……各种文案在8月底的朋友圈如期而至。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来半分认为,学生出现开学焦虑的情况,首先是因为假期和上学的学习与生活状态截然不同。“学习过程中整个人的状态是比较紧张的,整个假期长时间放松,再到开学前,学生可能就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同时,老师也会在新学期对学生提出新要求,尤其是升学的过渡阶段,这也会导致学生的焦虑。
除了阶段和状态的不同会带来焦虑,对眼前学习生活的未知也是学生开学焦虑的原因之一。选宿舍担心舍友性格、选导师不知如何沟通、对未来的学术生活一无所知……这些都让今年辞职考研上岸的刘睿智严重内耗。当发现自己有“开学焦虑症”的时候,一开始她有些沮丧:“我以为我不正常,明明是一件花了很大力气做成的事情,我应该充满期待才对。”起初,刘睿智一直在独自消化,直到一位同病相怜的研友在“上岸群”里发送了一句“我不想开学”,成为她的“嘴替”,她才发现原来大家都一样抗拒开学,“于是我们一起在群里发疯,我收获了很多共鸣”。
来半分表示,在每个升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对学校和专业学习的信息掌握比较少,在没有作足准备的情况下,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会让焦虑产生。“人在面对未知时,出现适度的焦虑是正常反应,当焦虑处在可接受范围内时,没有必要去刻意回避。”在安慰了比自己更加焦虑的研友以后,刘睿智觉得自己也梳理了一遍纾解焦虑的思路。面对未知,她觉得首先需要放平心态,减少内耗,“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尽量让自己自信起来,把事情往乐观的方向去想。”同时,她也主动向在读的师兄师姐寻求一些信息,以便提前作好开学准备。
所剩无几的假期里,刘睿智几乎每天都约了朋友出去玩,“自由的时间要结束了,我要享受当下”。来半分表示,为了平稳地过渡到新学期,学生更应该着眼于未来,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对抗焦虑上。来半分还建议学生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并学会反思。“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中不止有一次开学,那就要及时调整不好的习惯,这个假期出现的问题,下个假期就要改正。”
开学前的焦虑情绪如何调节?来半分建议,首先,学生需要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配合适度的锻炼,“这样可以让人尽快从比较懒散的状态,恢复到精力充沛、全身心迎接新学期的状态”。其次,学生应该科学安排开学前的时间,适度放松和适度学习兼顾。最后,学生需要获取更多学校的信息,了解自己应该准备什么,预习即将学习的知识。
来半分补充,对于年纪较小、自制力较差和心理存在问题的孩子,调节焦虑也需要家长的辅助和干预。如果学生的焦虑已经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则需要尽早求助专业人士。
如今,申雪考到了离家更近的南京读研,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开学后,她表示自己几乎不再有“社会化”的焦虑,“读研以后又回到了那种单纯为作业为课程的焦虑。”有一次,她翻看自己3年前的年度听歌报告,发现9月3日的凌晨3点她还在与音乐为伴。“我努力回忆那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原来是开学前一晚。”申雪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白琳和申雪为化名)
实习生 万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