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9月0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陪你慢慢变好

我们是高温下的防洪“侦察兵”

王永召(27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9月07日   04 版)

    王永召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每天穿梭于神农架的山间,却无暇欣赏美景。身旁就是飞驰而过的高铁,一个月才回一次家。郑渝高铁开通后,我和3名工友在远离工区的防洪看守点一周一轮换,工区管辖的14个隧道口、6座桥梁和两段路基,我和工友们一起不知巡检过多少遍。这就是我在郑渝高铁负责防洪防汛工作的日常。

    郑渝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呼南通道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所以我很清楚,自己肩上担负着多重的责任。

    高铁安全无小事,防洪更是第一要务。暑运开始前,工区接到上级命令,要对管内的隧道口,防洪点进行一次拉网式的隐患排查,在征得工长同意后,我带着班组3名工友上山下河,查隐患、治病害。山路崎岖,宽点的检查通道也才60厘米,只够一人贴着岩壁缓步前行,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打通道路,必须靠徒手攀爬。我们脖子上挂着望远镜、腰上系上安全带,包里装着各式工具、食物、药品,遇到过路蛇挡路就用木棍挑开,蚊虫叮咬就擦点药水止痒,饿了吃面包、渴了喝点水。

    郑渝高铁开通后极大便利了沿线百姓的日常出行,所以当周边居民得知我们是高铁工作人员时,很愿意提供方便,甚至有的居民还要留我们过夜吃晚饭。每当这时,我和工友们都为自身是一名铁路工作人员备感自豪。十几天时间,我和工友圆满完成防洪隐患排查任务的同时,还摸清了检查路径,熟悉了气候特点,对沿线地质环境做到了心中有数。路上遇到危石、危树,排水不畅等问题,我们都是第一时间整治清理,确保防洪隐患无处遁形。

    暑期的兴山地区连续高温,平均气温达到了37摄氏度,小小的看守棚里,晴天太阳晒、气温高,雨天潮气大、不通风,夜晚蚊虫在耳边嗡嗡响个不停。喝水吃饭还能简单对付,但因没地方换洗衣物,工作服只能简单擦拭一下就继续穿在身上,汗渍蜇得皮肤痒极了。虽然条件艰苦,但每当在巡检路上看着一列列动车组从我守护的桥隧上飞驰而过,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者系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工务段兴山高铁路桥工区副工长) 

王永召(27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9月07日 04 版

小户型何妨,租的又何妨,看我“硬核”改造
我们是高温下的防洪“侦察兵”
90后老师和她的10后学生们:相信相信的力量
微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