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些参上面长的红色果实多漂亮,像不像红宝石?”在安徽金寨县马鬃岭林场西洋参种植区,89岁的宛志沪一边抚摸着西洋参的叶片一边说,“和参打了40年交道,只要我还能动,就要来看看。”
宛志沪是安徽农业大学退休教授,曾在农业气象专业、农学系、茶叶系任教,获“江淮十大女杰”“科技扶贫标兵”、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上世纪80年代,宛志沪和学生深入大别山马鬃岭林场开展调查实习,目睹了村民为了微薄的收入吃力地扛着一两百斤重的树木跋涉在陡峭的山道上。“找一个项目,让他们既能过上轻松点的日子,又能保护森林资源。”宛志沪将此事挂在了心上。
1985年,在昆明参加学术会议时,宛志沪又一次与同行谈起这件事。当时,一位东北的同行说当地有西洋参栽培技术,适合在高山地区推广。宛志沪眼前一亮,马上介绍金寨县的环境情况,并打听西洋参栽培技术。
赶回学校后,宛志沪一头扎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她发现,西洋参栽培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生态环境同大别山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随后她前往东北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回来后,宛志沪决定先在当地千坪村试种西洋参。但祖祖辈辈在山里刨食的村民,根本不知道西洋参是什么,也不相信靠着这“洋玩意”能发家致富。
经过宛志沪和县委同志多次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做工作,终于有两户村民愿意试一试。从此,崎岖、陡峭的山道上,便经常出现宛志沪的身影。
1990年秋,第一批西洋参“起参”了。最先种植的两户分别获利4000元、5000元。“咱这穷山窝里也能长出人参啦!”得知这个消息,金寨县的村民不约而同地向千坪村涌来,争着要买“种苗”。
就这样,千坪村160多户村民中有126户种上了西洋参。1996年,全村有20户靠种参纯收入达万元以上。千坪村成为安徽省有名的科技致富村。
从千坪村到张畈乡,再到天堂寨镇,宛志沪的西洋参研究不断推进。“把一个地方的村民教会了,我们就选择下一个地方。”多年来,西洋参在金寨县“扎下了根”,也给高寒山区的村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以宛志沪等人为代表的“安农人”,以“拓荒牛”的精神,在老区辛苦耕耘,给老区人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走出了一条享誉社会的“大别山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农业大学先后有300多名教师参与科技开发大别山的行动,培训学员100多万人。
林婷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