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9月14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青春角色

牛童:海归入大山 种出“智慧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姗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9月14日   05 版)

    “现在不需要人爬坡上坎儿了,地下的传感器可实时将果树生长情况传至后台,在手机上可一键操控施肥浇灌。”8月底,记者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驱车约20公里,沿着盘山公路来到史家寨村山间的白色房子内,这是牛童打造的8600亩现代化智慧果园的控制中心。

    2020年,90后北京小伙儿牛童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跟随父亲来到阜平县的大山里,将果树种植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大数据相结合,借助互联网、新零售等渠道,将成片的荒山打造成智慧农业现代化果园。

    “以前这都是片麻岩、石头山,没有土,造地时拉了十几万车的土。”据牛童介绍,阜平县地处太行深山区,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因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2018年,乘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春风,牛童的父亲来到阜平,承包起了开山造地工程,将山地变成了高标准梯田。2020年,阜平正式脱贫出列,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几乎从没到过农村的牛童,回国后放弃了北京某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一头扎进太行山,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种下“致富果”。

    牛童的果园分布于大台乡柏崖村、史家寨乡史家寨村、王林口镇五丈湾村和平阳镇白山村。为了提升园区经营效益,他结合太行山海拔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种植北方少有的黄桃等,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村民通过地金、薪金稳定增收。

    与平地种植不同,为方便农业设备进行机械化作业,山地果树行距更宽,因此每亩种植的果树量更少。加上山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山沟种植的果树结果率不高,果实成熟期晚10天左右。为此,牛童不断引进新种植技术,改良果树品种,今年还尝试山地大棚种植,实现果品的提前上市。

    截至目前,牛童已带动农民增收达4450余万元,其中包括土地流转金2400余万元,涉及村民2000多户,村民务工工资2050余万元,涉及3600余人。

    “产业振兴了,村民、村集体收入增加了,还带动了不少青年返乡,村子更有活力了。”据团保定市委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牛童被授予“保定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史家寨村园区也成为保定市“青春友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智汇园”。

    “汗水农业必须走向智慧农业。”2021年年初,牛童意识到,几千亩的园区种植和管理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许多地块的维护滞后,园区效益低下,难以腾出精力发展二三产业。

    在国外留学期间,他曾了解过一些农场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农业规模种植中,不仅节省人力,还能提升种植产量和品质。他又实地调研了阜平其他的大规模山地种植园区,发现它们的数字化农业应用仅限于无人机打药等初级层面,且没有组建专业的智慧农业系统研发团队。

    牛童决定自主研发智慧农业系统,他和一起留学的3个小伙伴组成了研发团队,将所学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知识结合,实现大面积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精细化应用。

    一年多来,4个年轻人与深山为伴,几间活动板房成了他们的“家”。白天,他们穿梭于果园间,研究着枯燥的工程书。灵感迸发时,便席地而坐,设计灌溉系统、监测系统的工程图;晚间,他们在星空和蝉鸣声的陪伴下,开启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

    2021年年底,智慧园区初步建成。他们在地下30厘米处布设了120套传感器,地面上设置了微型气象站观测天气,实时监测风力,土壤温度、湿度以及其中的氮磷钾含量等各项农业生产指标,再通过物联网云平台技术将数据上传至后台终端。同时,借助计算机系统联网控制13个泵站,每个泵站连接安装在果园的16个自动喷灌阀门,操作相应阀门便可执行浇水、施肥等指令。

    2022年11月,“水肥一体化农业项目”还被纳入了团河北省委实施的“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

    同时,牛童及团队还研发了产品监测与质量追溯系统,5G网络视频监测系统和果品物流销售管理服务系统、云平台手机App,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如今,牛童及团队研发的整套智慧农业系统也陆续被周边的园区采纳使用。

    95后吴泽年是智慧农业系统研发团队的成员之一。2018年,留学回国后,他收到了北京一科技型企业的高薪工作offer。站在山村创业和大城市打拼的职业分岔路口,“从没想过当农民”的他最终选择了“进山”。从学习种植技术、公司运营到开拓水果销售市场,5年多来,吴泽年吃住都在五丈湾村的园区内,见证并参与了荒山改造和智慧果园经营项目。

    90后田浩的返乡之路则源于对家乡的眷恋。2019年年底,田浩结束了10年北漂生涯,回到家乡阜平县,成为牛童智慧农业园区的一名管理员。为了提升农业种植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操作能力,即使对桃毛过敏,他仍坚持进果园学习,还考取了无人机操作证书。

    “我们园区的工人,年龄普遍都在55岁以上,非常需要像吴泽年、田浩这样的年轻人加入。”牛童介绍道,为带动更多村民,尤其是青年成为“合伙人”,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潜能,开展了“大园区小管理”模式。

    “去年试验了一小块园区,产量比以往增加了1/3,每个员工的收入也从几万元升至15万元。”在牛童看来,青年人返乡创业的意义不仅是将新技术、新思想带回乡村,更是要联动、带动各方“合伙人”,共同完成乡村振兴这一宏大事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姗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9月14日 05 版

超23万受助青年学子圆大学梦
牛童:海归入大山 种出“智慧果”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青年廉政教育活动
哈尔滨阿城区:青年突击队成为百姓帮办员
安徽宿州:少先队活动怎样活起来
青年新农人乡村建起农业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