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美食与历史一样,照亮我们一直向前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9月22日   05 版)

    苏州观前街夜市。视觉中国供图

    喜欢吃又喜欢读美食文章的人,对赵珩的名字不会陌生。在没有大众点评的时候,赵珩的文字记载描述了很多味道,他的美食推荐也往往成为一份榜单指南。

    赵珩自称“老饕”,写得一手妙文,却总是自谦饮食文章“难登大雅之堂”,但架不住朋友们爱读,于是在2001年出版了一本小书《老饕漫笔》。只是他的出书速度远远赶不上他吃东西的速度,10年后的2011年才出版了《老饕续笔》。又十几年后的2023年,75岁的他终于续上了这本《老饕三笔》,仍由三联书店出版。

    新书收录了42篇文章,从桂林的马肉米粉说到日本的怀石料理,从苏州观前街、南京皮肚面,说到巴塞罗那的街边小吃。既有红的樱桃、青的豆苗、香的菌子、妙的香料,又有春韭秋菘、白水羊头、对虾海胆、牛肉锅贴,以及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虎拉车与黑蹦筋、糟烩菜与炒三泥……

    最近,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举办的一场读者见面会上,主持人开玩笑说,希望在座各位都是吃过饭来的,不然越听越饿,不一定坚持得住。在介绍时,赵珩拒绝在自己的头衔前加“著名”两个字,他觉得“著不著名大家都明白”,称自己是文化学者已经是“高抬”,自己就是“还能写几个字”。

    三本书基本没写到多么豪华、精致的美食,很多甚至属于“蓬门宵馔,陋巷蔬食”。赵珩说,自己的书不完全讲饮食,实际上就是闲书,由饮食而发,然后拐到一些尚存记忆中的东西,乱七八糟,东拉西扯。

    他谈“大白菜”,又名“秋菘”,母亲淘来的、从小就挂在家里的淡墨写意立轴,上面画的就是从土中欲拔地而出的大白菜,“晚来珠雨送新凉,几亩秋菘尺许长,莫向人召夸食肉,何曾忘却菜根香”。他也说起北方大白菜各式各样的吃法,“老祖母用秋菘的大帮子剁馅儿做的菜团子最好吃”。

    赵珩的曾祖父是清末封疆大吏赵尔丰,曾伯祖是清史馆馆长赵尔巽,爸爸妈妈一位是史家,一位是译家,同毕业于辅仁大学。赵珩对历史掌故的信手拈来,对诗词曲赋的出口成诵,与此肯定是分不开的。

    赵珩是三联书店的常客,每次到“店”,都能“未闻其人,先闻其声”。据内部人士透露,“珩公”声若洪钟,走路带风,拄着拐杖,从编辑部到美编室,有时候还会拐到财务部转上一圈,一路问好,自带闪光。大家都认识他,沿途不断冒出“赵先生来啦”“赵先生精神不错啊”的招呼声,办公室里也响起此起彼伏的笑声。赵珩就和他的文字一样,让人忍不住亲近。亲切之外,珩公爱吃、会吃,自诩“馋人”,即便近年来血糖偏高,依旧是打完针接着吃。

    从“老饕系列”第一本算起,20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百姓生活欣欣向荣,饮食自然也跟着丰富了许多、精致了许多。关于饮食的书籍琳琅满目,关于吃喝的节目应接不暇,各种美食博主、吃播视频层出不穷,饮食甚至成了一种叙事,与“乡愁”甚至“国家”发生关联。但是赵珩的书未曾改变,依旧文气十足,写口腹之物,记风物人情,述历史掌故,带着那种“老派”的风雅和趣味。

    而且,有的东西,听上去是新的,其实老祖宗早就有,比如,外卖,《清明上河图》里就有托着两盘食物急急忙忙去送餐的店小二形象。赵珩说,外卖大概兴盛于宋代,因为城市经济高度繁荣,饮食业蓬勃发展,连皇帝都时不时叫点市肆里的外卖(皇帝叫外卖,称为“宣索”),调剂一下宫廷口味。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最喜欢“宣索”,喜欢诸如“李婆杂菜羹”“臧三猪胰胡饼”一类的市井小吃。

    赵珩也看到,那些需要慢功夫制作、需要长时间等待、工艺繁复却产量很低的食物慢慢消失了。比如卤汁豆腐干,得是在苏州观前街采芝斋买的,那种用“马粪纸”做的小盒子里装的,湿乎乎的,味道特别醇厚。现在网上卖的各种包装的卤汁豆腐干,都不是那个味儿。

    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失的,又何止是食物。《老饕漫笔》的序是朱家溍写的,为《老饕漫笔》题签的是王世襄,为《老饕续笔》题签的是黄苗子。时间倏然过,《老饕三笔》姗姗来迟,赵珩环顾四周,这三位前辈都已过世。

    不过,关于“消失”,赵珩又是极为达观的,他想得通透,人生得意须尽欢啊!1966年,不到18岁的他从学校“骗”了一张外出证明,只身一人游山水,身无分文走天下;80年代去桂林,他迷上了马肉米粉,“是盛在像茶盅似的小碗里的,普通饭量的人吃上20多碗不在话下”,吃一次还不过瘾,临走时又在匆忙中去吃了一次,差点耽误了航班;就算是老朋友沈昌文去世,“那么多人在怀念他,这就足够了”。

    中国人写吃,往往“意在吃外”,无论是赵珩的“老饕系列”,还是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无论是现在的“舌尖系列”,还是袁枚、汪曾祺那些“前辈资深吃货”。或许斯食不再,斯人已去,但这些美食和背后的故事,交织着城市、文化、历史,沉淀成传奇般的记忆,吉光片羽般照亮我们一直向前的生活。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9月22日 05 版

“雕琢”一碗粉 搬运桂林味
美食与历史一样,照亮我们一直向前
面具与短视频
微心愿
“温暖的BaoBao”用户供稿TOP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