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一些大病患儿家属拿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想要获得几千元的配捐,却连给出去的高额捐助款都被骗走。2023年8月,多位大病患儿家属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合作机构的志愿者柯某孝的“配捐”项目中,就遭遇了如此骗局。
相关报道显示,目前,涉案人员柯某孝已被拘押调查。儿慈会工作人员则表示,对公众号文章内容审核确有把关不严的失职责任。其背后更大的背景是,“配捐”在行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一些慈善机构甚至把包括“配捐”在内的筹款项目,做成了有体系、成产业链的“生意”。
从报道来看,在慈善行业中,一些基金会和企业会承诺,公众每捐赠一笔款项,他们就按照比例配套捐赠,这原本是企业参与公益、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然而,这种配捐行为有被滥用并演变成“套捐”的风险,给慈善行业带来多方面危害。
首先,“套捐”乱象让人们对善款的真实用途产生了深深的疑虑。“套捐”背后,是某些基金会内部人员通过钻“配捐”模式管理上的漏洞从中获利。而上述案例中的“志愿者”柯某孝将手伸向大病患儿家属,将其捐助款骗走,无疑会让大病患儿及家属的处境雪上加霜。当公众发现他们的捐赠被滥用,基金会将善款用于被救助者的承诺只是空洞的宣传,破坏的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套捐”也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造成了伤害。当公众的捐赠被不当使用,那些需要医疗援助、教育支持等帮助的人可能会因为资源错配而得不到及时的援助。这对社会公正和公平产生了极大破坏。
此外,“套捐”也对企业的形象和利益带来了负面影响。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提供“配捐”服务的初衷是为了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如果企业提供的公益资金流向了少数人的腰包,不仅与其初衷背道而驰,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企业财产的侵犯。
对于此类“套捐”乱象,相关基金会难辞其咎。毕竟,所谓“志愿者”也好,所从事的日常工作与基金会息息相关,所获取的捐款等,大部分也由基金会来支配。当“志愿者”出事,基金会不能以“其个人行为”为由轻易卸责。
治理乱象的关键在于建立严格监管机制。我国《慈善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显然,“套捐”和“骗捐”行为已经触犯法律。
今年7月,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慈善组织(基金会)抽查审计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显示,本次共抽查审计民政部登记的慈善组织(基金会)24家,抽查审计时间为2023年7月-9月,这其中就包括儿慈会。期待此次审计,能够查清“套捐”背后该基金会存在哪些管理漏洞,是否存在不作为乃至间接纵容等问题,并依法对相关责任人问责。
从更长远的治理而言,政府应加强对各类慈善基金会的常态化监管,确保其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同时,对于企业的配捐行为,也应有相关的规定和审查机制,防止其成为操纵和滥用的工具。
同时,支持配捐的企业也应提升监督意识,不能将资金交由基金会自行处理后就撒手不管,而是要聘请专业审计人士或机构,定期对其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如此既保证了资金流向的公开透明,督促基金会做好信息公开,也让共同参与配捐项目的大众资金安全性得以保障。
进一步强化对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管理力度,减少监督死角,理应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向,这也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多加探索。比如,各级民政部门如何提高日常监督的频次和有效性,从而对基金会履责情况“常审常查”?针对配捐,民政部门能否和参与企业加强信息共享等机制建设,从而形成对此类项目的监督合力?
毕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