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9月2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599名青年志愿者亮相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文明交汇之海涌起青春浪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李川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9月28日   09 版)

    尼山世界青年论坛现场。

    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会场,来自济宁学院的赵建秋身着蓝色礼仪服装,第一次穿上高跟鞋,成为一名引导服务志愿者。

    “虽然站久了挺累的,但是受益很多。”性格开朗的赵建秋喜欢与别人交流,也热心于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她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和长见识的机会。

    与之前参加的志愿活动相比,这次她经历了更加系统、正规的岗前培训,从礼仪、体态站姿,到面部表情,学校都聘请了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

    “希望能够在本次的志愿服务中继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今年是张仁彪第二次报名参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综合会务组的志愿者,他介绍,在前期准备中大家齐心协力,参与了搬运道具、维护秩序、后勤保障、会场服务等工作,“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苦中有甜,让我锻炼了自己”。

    9月26日-28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如期举办,599名青年志愿者早早开启工作模式。其中,不仅有来自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的515名大学生志愿者,还有从济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和教师队伍中选拔的84名青年志愿者。

    团济宁市委副书记李雪梅介绍,为了满足工作岗位需要,迅速提高青年志愿者工作能力,团济宁市委精心组织,以实战标准为导向,坚持“共性培训+个性培训+实地演练”并举,更新发放《大型节会志愿者应知应会手册(第五版)》,通过集中学习、现场问答、日常考核等方式,让有关知识入脑入心。

    “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邀请专业教师对志愿者进行礼仪仪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情市况、外事礼仪等方面的培训6次,人均培训18个小时。”李雪梅说。

    集中培训结束后,团济宁市委还特别组织志愿者利用3天时间,到尼山讲堂、尼山圣境大学堂等主要场馆进行实地演练,加强分组指导交流,夯实志愿服务工作基础。

    此次志愿者组织过程中,延续以往工作中强化“演练就是实战”的理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努力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制订志愿者组整体全流程方案、各小组全流程方案、现场活动、光影秀应急预案、各工作组任务对接清单、志愿者出行时序表、志愿者化妆统计表,定岗定人定点定责,让每一名志愿者掌握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作为曲阜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一员,李克茸参与组织过许多志愿服务活动,从关注细节到掌握全局,他以实践提升自我,开阔眼界。

    “我曾多次报名参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曲阜马拉松、青年学者交流会、七彩假期等校内外活动,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李克茸表示,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使自己对青年服务的感悟更加深刻。“从幕后的辛苦培训与准备,到台前的从容不迫,我坚持用穿梭的身影诠释志愿者精神。”

    曲阜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张国泰通过报名成为此次论坛志愿者中的一员。正式投入志愿服务工作第一天,他早早就到岗了。从去年就向往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他,期待在这里遇见世界各地学者,他觉得作为志愿者参与这样的大型活动,也是一次很好的增长见识的机会。

    从报名到学院、校级选拔,再经过一系列岗前培训,王英田第一次担任大型会务志愿者,这也是她第一次到尼山圣境。“非常惊喜,这边环境非常好。”尽管完成一整天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她还是全身心投入,“希望展现出中国青年朝气蓬勃的精气神”。

    筹备和组织这样一场思想文化盛会,其中辛苦不言而喻,但即使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脚底板磨出水泡,脚后跟磨破,大家也都毫无怨言,始终战斗在一线。

    为加强志愿者日常管理,此次志愿者按照活动分工编为现场组、车辆组、光影秀组、外事组等9个小组,设置小组长,配合开展人员调度、考勤签到、情绪疏导等日常管理工作。医务后勤、人身保险等志愿者自身的保障性工作也及时到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李川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9月28日 09 版

大哉尼山 与世界青年偕行
新时代青年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文明交汇之海涌起青春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