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完全由大学生演员演出的经典大戏,得到老戏骨以及耳朵刁钻的老戏迷们的充分肯定。
10月2日晚,备受期待和关注的青春版《女驸马》在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圆满完成公演。参演学生全部为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2020级黄梅戏表演本科生,平均年龄20岁。在2023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的19部优秀剧目中,这是唯一来自高校而非专业剧团的演出。有800多名观众在现场、超30万人次在线上观看。
大戏结束,23名大学生演员轮番登场,鞠躬谢幕。在长达15分钟的“戏余”时间里,现场观众纷纷站立,停留现场为演员鼓掌。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最诚挚的褒奖。
来自怀宁县石牌镇80岁的老戏迷夏林香,年轻时曾参加乡村戏班演出,看完演出激动不已,“老戏难唱,因为我们听得太多了,特别是听过很多名家老演员的,唱得怎么样我们都有比较。这些小孩年纪轻轻的,现在就能唱这么好,将来不得了!”
唱腔婉转、身段灵活,年轻演员们在华美的舞台上将曲折的剧情进行了“老道”的演绎,表演专业而又不乏青春的气息。这次老戏新唱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独特的视听体验。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呐……”当女驸马扮演者徐越身着状元红袍唱起《谁料皇榜中状元》选段时,台下掌声雷动,将演出推向高潮。
台上一分钟,台下苦练工。为了呈现最佳的舞台效果,这群年轻学生演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从最初坐排开始,学习念白,苦练唱腔,背台词,抠动作……一周3次,每次3节课,一遍遍纠错,一遍遍强调情感运用和舞台调度。我们完全就是按照专业剧团来排练的。”皇帝扮演者、2020级黄梅戏表演专业班长程旭说。
冯素珍是《女驸马》的主角,后半场花旦女扮男装演官生的难度很大。“女驸马”扮演者徐越在排练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如何用女生的身段演出传统的官范儿?怎么调整不同行当的精气神?怎么把唱腔提上去?
“很迷茫,很崩溃,曾多次想过换角,老师们始终耐心指导和同学的安慰才让我坚持下来。”徐越说,记不清受伤了几次,也记不清崩溃了几次,每次都是擦干眼泪,接着练。
相较于平时在校内演出的折子戏,首次在大舞台上演大戏,对这些年轻学生演员而言并不轻松。“以前演折子戏最多不超过半小时,完整的《女驸马》却有两个多小时。唱词更多,舞台调度更复杂,强度很大。”李兆廷的扮演者钱建峰说,大舞台是个大挑战,能够最大程度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对舞台的感知力和控场能力。
据黄梅剧艺术学院副院长刘国平介绍,这部戏由院长韩再芬和郭霄珍、汪莉、余淑华等多位黄梅戏艺术名家亲自指导,手把手进行传授。“我们对学生们的要求细致到了一字一句,一颦一笑。”
走进后台的练功房,可以看到刘国平夸张地模仿学生的身段和唱腔。“老师经常在排练时模仿我们的错误唱腔,为的就是让我们牢记这些错处,正式表演时就不会再犯。”程旭告诉记者,刘国平老师为了这场戏付出了很多心血,场场排练从不缺席,台前幕后忙个不停。“有一次,学生何鑫在排练时腰部受伤,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刘老师帮她四处求医,直到她恢复健康。”
在半年的教学训练中,由于缺少武场老师,指导老师只能口念锣鼓打节拍,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半年,老师和学生都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得想要的效果。”刘国平说。
刘国平介绍,之所以排《女驸马》这部戏,是因为该班级学生特色鲜明,行当齐全,想通过排一场戏来磨合学生的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后期在韩再芬等老师的努力下,争取到了参加安庆市“十一”黄梅戏展演的机会。
为了呈现完美的舞台效果,学院请来了安庆市顶尖的化妆师和剧院团队,同时还为国庆节期间的正式演出定制了每人一套崭新的戏服。“安庆市有很多优秀的剧团在争取这次演出机会,我们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只能加倍珍惜,用汗水回报老师。”程旭说。
据了解,黄梅剧艺术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职高和戏校,相比专业演员,基础薄弱,上台演出机会有限。半年多来,不少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排练中磨练了自己的专业技术,站在舞台聚光灯下增强了信心。谈到排演这出大戏的收获,程旭表示,“经历了半年多的锻炼,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更深入地体会到了黄梅戏表演的魅力,坚定了要将黄梅戏传承下去的信念。”
这次演出自然影响到黄梅戏表演专业的学弟学妹们,2021级学生谢娜和同学当晚早早来到剧院等待好戏开场。欢呼、鼓掌、拍照,她在台下忙得不亦乐乎。“很兴奋能够看到学长学姐的演出,好好学戏,我也想上大舞台!”
青春版《女驸马》既保持了黄梅戏唱腔的原汁原味,又在化妆、服装、舞美、舞台调度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可谓是守正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年轻观众尤其是大学生的审美趣味。“这部戏最大的特色就是演员新,有活力、年轻。”刘国平表示,《女驸马》是黄梅戏的“老三篇”之一,经典更需传承,年轻演员表演这类经典戏剧需要非常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们就是要把学生从学校的练功房送上社会的大舞台,这样才能让黄梅戏这个剧种在他们身上得到传承。这不仅是我们学科专业建设的意义所在,更是我们从事黄梅戏表演教育的初衷。”刘国平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 通讯员 朱涛 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