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一带一路”奖学金为万千学子撑起成才梦

中青报·中青网驻柬埔寨记者 王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0月14日   02 版)

    “原本我只想着申请到奖学金可以到中国提高中文水平或见识一下中国的发展,在中国学习几年后,我才意识到这个留学机会带给我们的远不只是书面知识,还有中国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柬埔寨95后青年苏玛略懂中文,可家庭经济状况让他不敢奢望出国留学。6年前,他所在华校的校长带来了海南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的好消息,他的人生轨迹也因此转变。

    “‘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帮助我们找到了人生目标,我们也正在为之努力奋斗。”自2017年以来,数以万计像苏玛这样受益于“一带一路”奖学金的留学生曾发出过类似的感慨。

    “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是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一部分,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2016-2019年,中国教育部陆续与18个省(区、市)签署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以此带动地方和高校深度参与教育合作平台建设,逐步加大政府奖学金支持力度,逐年增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学生奖学金名额,成果不断丰富。这些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为共建国家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撑起了留学梦与成才梦。

    苏玛说,在中国留学的4年间,他见识了中国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及便捷的移动支付系统。“当时,扫码支付让我非常惊讶,从餐厅、超市到杂货店和路边摊全部都可扫码支付,可见中国的移动支付有多么普及”。

    得益于“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完成学业的苏玛,回到柬埔寨后进入一家中资公司工作,积极投身中柬共建“一带一路”事业。这两年来,看着柬埔寨新国家体育场、金边-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暹粒新国际机场等项目陆续竣工,苏玛感慨道,“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柬埔寨从中受惠大家有目共睹,相信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我们会迎来更多更美好的10年”。

    仅在2017年,像苏玛一样因海南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而实现留学梦的还有来自印尼、老挝、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等国的近30名青年。他们在中国相遇,共同度过了4年的留学时光。学成后,他们大多回到各自国家,投身共建“一带一路”事业。

    来自印尼雅加达的郭玉桂也是其中的一员。2021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印尼,加入当地的一家中国新能源公司,负责印尼本土原材料的采购。

    “我去中国留学之前虽然在本地华校上学,但中文只会听,说和写都不太好,高中毕业后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到‘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项目。为了提高我的中文水平,我决定提出申请。”2017年,时年18岁的郭玉桂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获得赴中国留学的奖学金。留学期间,她认识了很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朋友,学到了令她受益匪浅的专业知识。“我目前的工作用到很多留学时学到的专业知识,虽然工作辛苦但很快乐,我的中国同事对我非常好,给了我很多帮助。”她说。

    在郭玉桂眼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帮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小目标”,也在助力印尼实现国家发展的“大目标”。作为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连接首都雅加达与旅游名城万隆的雅万高铁已正式启用,正在助力“千岛之国”印尼实现高铁梦想,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郭玉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落地印尼,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她也相信青年一代在其中大有可为。

中青报·中青网驻柬埔寨记者 王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0月14日 02 版

“一带一路”奖学金为万千学子撑起成才梦
第十一届母亲河奖评审会在京召开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强国强军永不褪色的国家队
上海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
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