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不让收,非得下雨天才让收吗?”“环保不让收花生了。”“领导检查,不是不让收,让收,但是扬尘太大。”近日,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魏丘乡,多段疑似“政府工作人员禁止村民用机械设备收花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10月15日,针对这起事件,延津县有关部门回应称:当地并非不让农民用机械收花生,而是因为接到扬尘太大的举报,引导村民“错峰收花生”。魏邱乡政府工作人员解释有误,目前村民已经在正常抢收。(红星新闻10月16日)
起初,受到事件影响的村民以为花生收不成了,心有不满,想通过视频曝光来表达诉求,也属正常。倘若真有政府工作人员因为“领导检查”之类的原因耽误农事,无疑是失职。幸好此事来龙去脉并非如此,有关部门及时澄清政策背景,既给误传的“禁收令”踩了刹车,也消除了潜在的负面舆情。
从有关部门的回应来看,当地并未打算禁止农民采收花生,而是希望农民错峰采收。此外,当地作出相关决策的原因,也是接到了扬尘举报,而非视频中那位政府工作人员口中的“领导检查”。
平心而论,当地政府在接到扬尘举报后,为了避免扬尘给路人造成不便,采取一定的引导措施,理所应当;农民也并非不能理解、配合。但是,此事之所以引发舆情,就在于相关工作人员与农民沟通有误,传递了有偏差的政策信号。
长期以来,在涉及争议性政策的新闻事件中,“领导检查”之类的表述,往往很容易引爆舆论。这倒不是人们对领导干部有多苛刻,而是反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对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十分敏感。
采收花生,听起来好像是件小事。但是,作为农事的重要环节,它对当地农民利益与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任何原因禁限农民采收花生,都很难得到认同。面对质疑,某些工作人员搬出“领导检查”的理由,或许是想找个理由推卸责任,但这样的说辞很容易给人“以权压人”之感,不仅无法令人信服,还会激化矛盾,使问题变得更难解决。
说到底,在这起事件中,民众与乡政府之间的矛盾成因,无非是沟通问题。沟通说起来简单,似乎人人都能和别人沟通。但是,对话双方能不能沟通到位,准确传递并接收信息,却是一件颇有“技术含量”的事。
对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干部而言,掌握方法与技巧,学会与民众沟通,是必须练好的基本功。当在工作中与民众发生矛盾时,合格的政府工作人员还需保持冷静,将政策内容与初衷解释清楚,不能“忘词”,更不能胡乱“加戏”。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很可能会让民众误读政策,进而造成更严重的“连锁反应”。
政府工作千头万绪,有关部门作出决策时,都会平衡考量各方合理需求,尽可能避免明显不合理的安排,力求取得一个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果。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基层工作“顾此失彼”,导致结果偏离初衷,进而引发舆情。事后复盘总结,沟通不畅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5月,央广网报道了某地上百台收割机无法下高速的情况,引发广泛关注。当时,在事发地需要农机协助收割麦子的背景下,大量收割机停在路上无法作业的画面,令人十分不解。事后,有关部门表示,之所以有收割机停留在路上,是因为通行手续问题没有协调好,事情当天已经解决。
由此可见,不论是之前的“割麦事件”,还是最近的“收花生事件”,只要能高效、准确地沟通,就可以避免矛盾冲突。对此,各地有关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不妨多些思考:如何提高工作质量,避免由误会所引发的矛盾?每一起误会背后,都一定有具体的沟通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民众和政府工作人员之间建立更高水平的互信,使政策发挥最佳效果。
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