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暗鹰”折翼

周默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0月26日   08 版)

    近日,美国陆军“暗鹰”高超声速导弹今年第二次飞行测试再度“流产”,发射前系统在自检过程中出现问题,测试被迫中止。美方表示将尽快再次组织试射,但并未就故障原因透露更多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暗鹰”今年3月的试射同样因为类似原因被迫取消,半年后“旧病复发”,因此想要在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恐怕很难。“暗鹰”高超声速导弹状况频出的背后,透露出多重信息。

    2019年,伴随着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美国陆军启动了“远程高超声速武器”项目(即“暗鹰”导弹)的研发工作。这是一种陆基车载发射的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导弹,美方宣称其射程超过2700公里。“暗鹰”使用的滑翔弹头由美国海军负责设计研发,最初为美国陆海空三军高超声速导弹项目所共用。美国陆军在2023财年为“暗鹰”申请了8亿美元的研发和测试资金,原计划于该财年结束前实现部署,但随着10月美国步入2024新财年,该计划实际上已经“泡汤”。

    在当前美军在研的多个高超声速导弹项目中,美国陆军承担的“暗鹰”率先服役的可能性最大。一方面,“暗鹰”研制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这是一种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导弹,相比于美国空军的“高超声速攻击巡航导弹”项目而言,技术门槛没有那么高。而且该弹采用双锥体弹头,比同为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导弹,但使用乘波体弹头的美国空军“空射快速响应武器”项目技术上落后一代。

    另一方面,“暗鹰”研制的进展相对较快。相比于陆基发射的“暗鹰”,空基和海基高超声速导弹在体积重量、载运平台、发射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开发耗时久,研制风险大,推进速度不如“暗鹰”快。美国空军“空射快速响应武器”的研制进度曾一度同“暗鹰”旗鼓相当,但由于在系留载飞测试和全备弹飞行测试中出现各种问题,现已被美国空军高层“看衰”,项目面临下马。

    而美国海军的“中程常规快速打击”高超声速导弹尚需解决水面舰艇冷发射和潜艇水下发射的技术难题,还涉及舰艇平台的改造工作,进度也不会很快。相比之下,采用陆基车载移动热发射的“暗鹰”,无论从研制难度和进度上看,都有望最先形成战力。

    “暗鹰”数度试射不成功的背后,显示了美军迫切希望在高超声速导弹领域取得突破的焦虑心态。为了加快“暗鹰”的服役速度,美国陆军于2021年在导弹尚未“就位”的情况下,便急于先行交付了牵引车和半挂式发射架等储运发射装置,以便部队提前熟悉装备并开展模拟发射训练,这在美军以往的装备服役案例中是不多见的,其迫不及待的心情可见一斑。

    而美军急于求成的心态,又同导弹研发和测试中遭遇的诸多不顺形成鲜明对照,折射出美军高超声速导弹发展在顶层设计、产业配套、人才储备、基础设施、供应链弹性、部队训练等方面面临的种种困境。

    “暗鹰”测试再次失利,重新引发美军内部围绕高超声速导弹发展路线和效费比的争议。一方面,对于发展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导弹,美军向来不以为然,部分人认为其不过是弹道导弹的技术延伸,因此并未给予应有重视。“暗鹰”使用的双锥体滑翔弹头——“通用高超声速滑翔体”原为陆海空三军高超声速导弹共用,但心高气傲的美国空军看不上双锥体构型弹头,转而走上独立研发乘波体弹头的道路。不料采用该弹头的“空射快速响应武器”项目研制过程一波三折,最终陷入折戟沉沙的艰难境地,美国空军无奈又计划将研发重心转向吸气式巡航导弹路线。

    另一方面,“暗鹰”的研发和采购成本惊人,效费比低的缺陷令项目广受质疑。自2019年以来,美国陆军在“暗鹰”项目上的投入已超过17亿美元,根据美军“未来5年国防计划”测算,至2027年项目投入将累计达到53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数据披露,若以300枚的采购量为前提进行测算,“暗鹰”的单价高达4000万美元,如此高昂的采购价格即便财大气粗的美军也望而却步。

    尽管“暗鹰”屡次按下“暂停键”,但美国陆军挣脱《中导条约》束缚后布局亚太的祸心已经昭然若揭。研发测试受挫并未阻止美国陆军将“暗鹰”的作战运用和部署提上日程,配属“暗鹰”的第17野战炮兵旅是美国陆军基于“多域战”概念打造的首支面向印太地区的“多域特遣部队”,正谋划依托“海马斯”“堤丰”“暗鹰”等系统构建远近梯次分布的陆军火力打击网,而射程超过2700公里的“暗鹰”导弹无疑是其中担负远程战略打击任务的关键装备。

    在美国停止履约前,这类装备的研发受到《中导条约》的限制。美国陆军在印太地区历来存在感较低,但今年上半年,日本媒体多次炒作美军计划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的消息,目标直指“暗鹰”“堤丰”等陆军火力打击系统。可以看出,挣脱《中导条约》约束的美国陆军正不断将其触角伸向印太地区,这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周默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0月26日 08 版

网络政工的魅力在哪儿
砺“舰”
“感谢中国海军保驾护航”
“暗鹰”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