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书香滋养青年成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见习记者 李丹萍 余冰玥 王喆
你的成长之路,有没有被一本书深深影响过?你心目中理想的书店是什么模样?
一家美好的书店能戳中当下年轻人的关键,一方面是需要涵容丰富的书目,让每个有求知欲的爱书人得以安放内心;另一方面,书店必须是一个文化交流的窗口,以书为媒,让本不相识的青年人相互联结,激荡思想,彼此看见和理解。
最近,在北京前门闹中取静之处,“真青春·活出彩·书香为伴·梦想启航”活动暨“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揭牌仪式举办,这也是系列活动“識·光”两岸青年阅享会的开篇。两岸著名作家和多名奋发向上的青年一起,畅谈阅读之于个体成长、促进两岸交流的感想。
“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将成为一个动人的精神载体,让爱书人找到踏实的归宿感,并与天南海北的年轻面孔相遇,碰出思想的火花。
两岸书香滋养青年成长,好书做伴青春一路追光。
阅读能塑造自我,照见自己,照亮未来
一个青年,能透过阅读寻找到怎样的生命光亮?
39岁的台湾青年李建勋分享,他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读古典文学、名家著作,那时候尚不明确阅读的意义,长大后他才深刻意识到:“原来这些几千年前古人留下来的诗词文化,历久不衰,不是没有道理的。原来父亲在我年幼之时,就将从小爷爷教育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植’入我的血液。”
父亲去世后,李建勋感觉自己“瞬间长大了”,也觉醒了。他把过去所读的书籍内容,内化成了行动力。是书籍,给了他改变的力量。
90后台湾青年张玮珊,分享了自己在书中意外寻找到祖国、转变身份认同进而确立人生志向的经历。
张玮珊说,“透过这一代代中国仁人志士的精神与思想面貌,我逐渐了解到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应当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为天下大同共存共荣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使命”。
读书能塑造和改变自我,亦能传递爱心,照亮和温暖人世间的其他人。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2020级本科生张曦月,分享了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张曦月说:“或许是在那堂语文课后,又或许是在这本书上的落灰被我再次擦拭干净以后,我便认为人这一生,一定是要为了什么而活的。”
2022年10月21日,张曦月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分离采集出含有造血干细胞的200毫升悬液,造血干细胞于当天下午被送往郑州,输入患者体内。
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四渡河村,90后驻村第一书记王天宇和同事们一起创办了一个青年书吧。书吧是开放的,村里的小朋友、游客等都可以来这里看书。除书吧外,村里每周还会组织一场读书活动,分享图书内容,相互交流学习,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去年9月18日,北京首个“童心港湾”在四渡河村正式揭牌,村里的孩子从此有了艺术教室。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陈凯迪认为,我们不仅要读文字的小书,更要读生活、读人生的大书。“如果说文字的小书告诉我们那些情感、那些思想曾经存在,那么人生的大书则能帮助我们解除个人与书本间的屏障,让我们能够在代代相承的文化厚土上去照见自己,照亮未来。”
在读书中确立人生志向,阅读拉近两岸距离
“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既有年轻读者们喜爱的大陆作家、学者著作,还有许多关于宝岛台湾的书籍。阅读,能有效拉近两岸同胞的思想距离。
此次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的蓝博洲,是来自台湾的知名作家。李建勋在小时候便读过他的《幌马车之歌》,张玮珊还借用了蓝博洲的著作《寻找祖国三千里》作为她本次演讲的标题。
蓝博洲坦言,他在高一休学时,整天与几个准备重考高中的同学在街头无所事事,“就在预知即将沦落不可抗拒的脱轨生活”的某天,在家无意发现一本名为《北极风情画》的书,很快便读了进去。“我本以为这是本介绍旅游风光的书,没想到是本爱情小说。但它讲述的不只是爱情,还有一点生活哲学”。蓝博洲被故事吸引,阅读之路从此开启,离开街头,转往书店和图书馆找书看。
蓝博洲回忆,那个时候由于青春少年莫名的叛逆,不论是父母还是他本人,都对自己不满意,看书,帮助他安静下来思考生活遇到的问题与生命的意义。
蓝博洲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当属鲁迅的作品。在他看来,鲁迅作品中的很多观点到了今天依然适用。
大学时,同学借给蓝博洲一本鲁迅的《呐喊》,并限定第二天早上8点返还。蓝博洲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手抄。这也是他与鲁迅的初次相遇。“这和我以前阅读的很多作品不一样,像阿Q不只讽刺一个小人物的愚昧,其实是对封建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青松说,他很喜欢阅读台湾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在上大学的那段时间。他说当时自己不但读过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琼瑶的《烟雨濛濛》《我是一片云》等,还喜欢听由席慕蓉作词的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在李青松看来,台湾的文学作品特别清新自然,较为“柔软”“生活化”。
两岸的文学交流,形成了让年轻一代人相互了解的纽带。
95后台湾青年沈宏叡在分享中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台湾青年,他在20岁前从来没有来过大陆,但酷爱看历史书籍,尤其阅读了很多近代史相关的书籍,了解到国家近代百年国破家亡的“屈辱史”与“血泪史”,深刻感受到大时代下台湾同胞被硬生生与祖国割裂的创伤。
20岁那年,沈宏叡终于第一次来到大陆,去中国人民大学当交换生,还有机会参与去大凉山的调研活动。这些读书、调研经历让他亲眼看到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
“我自己是从成长阶段借由读书建立正确的国家认同,又透过阅读走入祖国大地,祖国非常之大,我们台湾青年了解得太少,读书加实践可以让我们好好补补课,深化两岸的交流”。
张玮珊阅读了蓝博洲的著作《寻找祖国三千里》,时常感觉到她过去十年来思索的道路,也是一条寻找祖国之路。“这条路很漫长,遭遇到了很多不理解与批判,但是我总会想起台湾岛上日据时代下一代代舍生忘死的中国人。没有完整的国家,就没有幸福的个人;没有强大的中国,就没有安定的台湾”。
张玮珊说:“为了捍卫历史的正义与岛上中国人的尊严,为了两岸人民的长远福祉与长治久安,我想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将是我们这一代台湾青年应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两岸文学影响深远,书店是两岸交流的新窗口
活动的主持人之一吕思墨,是青年演讲节目《与世界说》总制片人。
“我觉得在两岸青年的文化交流当中,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书结缘的青年非常多。”吕思墨认为,这次书店的启幕,为青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吕思墨小时候就很喜欢台湾作家席慕蓉的作品,读她的诗歌时,感到自己与作家之间“是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了一种文化上的沟通和交流”,温暖且有力量的文字能影响更多年轻人。吕思墨期待书店能多多推荐好书,举办一系列线下和线上的交流活动,包括读书分享会。
“青年可以利用好新媒体这些更多元的社交平台交流,把自己对于书的感悟和从书中汲取的力量一起传递下来。我觉得这样的交流可以更多元、更丰富。”
张玮珊表示,书店同时有大陆和台湾的书,她期待将来台湾也有一个类似书店。
“文以载道,书中承载着很多精神思想,可以进一步开拓两岸青年视野,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现在旅游上的交流还是比较表层的,书可以给精神或者思想带来更多的改变。”张玮珊说。
关于两岸之间的文学交流,在蓝博洲看来,虽然活动很多,但多数谈不上真正的交流。“很多交流没有触及到两岸长期分隔而形成的发展与认知差异,两岸文人没有不设防地进入真心的交流,从而起到促进民族团结的融冰作用”。
李青松认为,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文学交流很有必要,但是目前还不够多。“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如果他们熟悉起来,交流增多,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
_______________
越过海峡,两岸青年讲述温暖“識·光”里的青春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诗童 张敏
黑色白色的面团揉圆压扁做成眼睛,再揉出胖乎乎的爪子抱住翠绿的竹竿,小小的面团在非遗传承人郎佳子彧手里,一眨眼的工夫就变成了一个憨态可掬的熊猫,把来自台湾的李建勋和范怀方“萌化了”。他们也模仿着做了两个小小的熊猫,爱不释手。郎佳子彧说:“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也是两岸青年共同喜欢的东西,希望熊猫能够让两岸青年双向奔赴,更加了解彼此。”
10月25日,两岸青年相约走进中国青年报社全新升级的“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体验中国传统非遗的制作过程。当天,在北京台湾会馆,两岸和平志愿者联盟、台海出版社、中国青年报社等机构举办了“識·光”两岸青年阅享会,来自海峡两岸的年轻人分享成长与奋斗的故事,传递青春的美好。
越过海峡,他们找到回家的温暖
“直到长大与母亲回来祭祖后,我才懂得了父亲的执念。”在分享会上,台湾青年李建勋讲述了父亲过世后,他的成长与思考。李建勋的父亲是1949年随着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老兵。在他的记忆里,父亲一直有个执念,就是有朝一日要回到在大陆的老家,这是他的根。
可是后来父亲身患癌症,已无法回到故土。直到去世前,他还在给李建勋讲述家族的故事。多年后,李建勋一路奋斗,从自己口中“躺平的学渣”到华夏科技大学与台湾国立新庄国中杰出校友,成为台湾商业总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终于和母亲回到父亲生前眷恋的故土,和久别的亲人紧紧相拥。李建勋说:“看到在大陆的亲人后,才明白什么是血浓于水,才明白亲情不可磨灭。”对故土的眷恋,终于从上一辈传递到他心上。
同样在大陆感受到温暖情谊的还有土生土长的台湾青年沈宏叡,2017年,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做交换生。“那种心情就是,一落地就能感受到,我们都是中国人,那种亲切感就是祖国。”沈宏叡很快就适应了大陆的生活,因为感觉同学们从来没把他当外人。他说:“我的很多好朋友都来自北方,他们管我叫‘台湾铁子’,就是铁杆兄弟的意思。”
在西安,他看到了历史课本上的兵马俑,被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深震撼。在陕西黄陵县,他走了好远的路,特地去祭拜了黄帝陵,并在纪念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的两个纪念碑中间拍下一张合影,留作纪念。最后他一路寻找到了“台湾光复致敬团祭黄帝陵文碑”,那是一座建造于1946年台湾光复一周年之时的石碑,它承载了台湾同胞回到祖国怀抱的民族感情和认祖归宗的情怀。沈宏叡说:“那一年,由于连日暴雨,道路阻隔,‘致敬团’未能如愿抵达黄帝陵,只能选择在陕西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中山中学体育场遥相祭奠。今天,那些台湾先烈先辈们的遗愿,他们魂牵梦萦的寻根之路,我们这代青年将替他们走完。”
越过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台湾青年在大陆找到故土的温暖和文化的认同,大陆青年也在两岸青年频繁的交往活动中走进台湾,在饮食中感受到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根脉,在“双向奔赴”的情谊中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陈凯迪是北京大学2020级本科生,今年7月,她作为大陆高校师生赴台交流参访团的一员走进了宝岛台湾,这也是全球新冠疫情流行3年多来大陆高校首次组团赴台交流。参访期间,两岸青年在乒乓球桌上切磋球技,在座谈交流中感受两岸文化同文同种同源的深层联结,陈凯迪还与台湾青年乐手陈德夫联手演奏电影《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共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而最让陈凯迪印象深刻的是,到访桃园的时候,一家餐厅的老板听说他们要来,特地做了以台南芒果为夹心的大福,又从上海空运了新鲜的荠菜,为他们包了一顿荠菜馅的饺子。“当我最熟悉的,伴随着我成长的家乡味道在舌尖上盘旋时,有那么几个瞬间,故乡仿佛就在我的身边。”那位老板说,希望从北方来的朋友们在台湾也能品尝到大陆的味道。那一刻,陈凯迪感受到的不只是美食本身,而是通过美食表达的善意和温暖,让她常常回味,不能忘怀。
立业逐梦,台湾青年找到扎根的土壤
对于台湾青年来说,大陆不光能让他们找到文化的归属感,还找到了向下扎根和蓬勃发展的土壤。活动主持人徐韬就是一位在大陆创业6年的台北青年。曾经他在台湾读了7年大学,其中休学了3年半——3次创业,3次失败。徐韬说,“台湾市场确实比较有限,空间很小,屡次创业都不温不火。”直到2014年,来自大陆的交换生鲍冠羽和他做了同桌,跟他分享了很多大陆的资讯,比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大陆的市场蓬勃发展,出现了共享单车、团购、直播等很多成功的创业案例。作为一个青年创业者,那时起,徐韬就对大陆心生向往。
2017年,当硅谷和中关村两个创业地点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毅然和鲍冠羽合伙在中关村清华科技园注册成立了“小包智工”。而实打实的政策支持也让徐韬真正扎根下来——项目启动阶段,孵化器给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工位;政府组织的创业比赛,让他们接触到国内外顶尖的风险投资机构;北京的住房成本高,通过中关村对创业公司的扶持政策,他们获得了10套公租房名额……如今,“小包智工”连续获得3轮融资,公司在全国7个城市开展了业务,为10多万人创造了超过百万新形态灵活就业工作岗位。
回顾这6年的创业历程,徐韬认为,之所以在大陆创业成功,有赖于市场体量大,同时政策很友善,创业环境有活力、有韧性。他说:“过去在台湾,我感觉像鱼缸里的鱼,很安全,可是我来到大陆像是回到了大海。一开始可能感觉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今天,当我度过了很多困难阶段,我发现徜徉在大海之中,更加自由、更加广阔。而且,大海才是鱼该待的地方。”他希望,和他一样有志于投身创新创业的台湾青年,都能来大陆了解看看。
在分享会之外,在大陆扎根的台湾青年还有很多。台湾设计师鲍达芃2007年就受邀来到大陆,参与了许多国家级项目的夜景观工程建设,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灯光工程、2009年广州亚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他的设计还点亮了广州塔、国家大剧院等城市地标性建筑。如今,鲍达芃担任上海交通大学集团设计研究总院文旅院客座副院长,在他的团队里,两岸艺术家各占一半。好几位台湾青年设计师都是因为他的邀请,从台湾直奔上海而来。鲍达芃认为,大陆是台湾年轻一代设计师发展事业最好的沃土,没有之一。有大陆的城市发展作为基础,设计师才有了实践建筑景观创意的先机。而两岸同根同源同语言,没有文化的隔阂,让台湾设计师能更好地融入当地,完成创意的表达。
今年,他还带领两岸青年数字艺术家共同创作“大美中国”数字艺术藏品,用新兴的数字艺术展现“祖国”的人文地貌和非遗传承。“他们(台湾设计师)在这个项目里,可发挥的空间可多了!”鲍达芃说。“美”是两岸设计师们共同的追求,他们每周一同City Walk、看展览、吃美食,光是上海的万国建筑就给了他们层出不穷的灵感。
用不同的方式,共同讲好祖国的文化故事
北京怀柔区渤海镇四渡河村驻村第一书王天宇是许多扎根乡村一线的大陆青年代表。在分享会上,他分享了团队一年来发挥青年力量、点亮好山好水的故事。驻村以后,他梳理当地旅游资源,根据年轻人的喜好,设置景区盲盒,开辟了露营基地,进行了很多鲜活有益的乡村实践。他发起的四渡河村全球青年志愿者招募计划,招募到了100多名青年志愿者,其中就有两名在北京上学的台湾青年。这些青年志愿者不仅成为他建设乡村的智囊和帮手,也成为四渡河村发展乡村旅游和对外宣传的一扇窗,很多外国人都慕名而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95后郎佳子彧,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与摩纳哥亲王一起捏冰墩墩面人的视频火遍了全网,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为他的技艺点赞。郎佳子彧在抖音、B站、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拥有百万粉丝,有个台湾网友看过他的视频,私信说想要来北京“拜师学艺”。这次和台湾青年共同“捏熊猫”,也让他期待以后能够与台湾青年有更好的、更深入的了解。
因为对祖国的眷恋,2021年,在回乡后的第四年,沈宏叡如愿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的研究生,再次踏上了这片凝聚他民族认同感的土地。他走进四川、福建等地,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体验当地的文化、美食。他把在大陆生活的点滴和参加两岸交流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拍摄下来,制作成vlog发布在自媒体上。他给自己起的网名叫“台湾铁子沈宏叡”,他说,台湾民众对大陆并不了解,而大陆同胞对台湾也非常好奇,他们对台湾人非常友好。所以,他希望可以用年轻人的方式增进两岸了解,有更多两岸青年在交流中成为“铁子”。
_______________
跨越海峡,中医为两岸青年架起沟通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喆 记者 张敏
最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大三学生林姵纶正跟着老师进行中医经典古籍《金匮要略》及注解本的汇总整理工作,这本像字典一样厚的书,她已经翻过无数次。
《金匮要略》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虽然还没进行相关学习,但能够提前熟悉书中知识,她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上课讲的可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我现在是整本读”。目前,林姵纶手里有6个注解本,她说:“对于同一段原文,把不同的注本放在一起看,通过对比,可以不断地去理解其背后不同的用药思路。”
在北京,像林姵纶一样学习中医知识的台湾籍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在学习中感受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并以中医为载体,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两岸青年交流。
为了让中医养生知识的传播突破时空限制,使健康生活的观念在更多青年心中扎根,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虚拟数字人正式发布,它顺应移动互联时代向沉浸互联的元宇宙时代转变的发展趋势,将数字人技术落地到健康这一更为垂直的应用场景之中,致力于借助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青年成长。
文化同根,中医同源
2002年出生的林姵纶从小在台湾长大,高中毕业后,她选择来大陆求学。谈及学习中医的初衷,她说:“因为我是双胞胎,小时候身体不好,最初是想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台湾的中医学科在私立院校,家庭负担会比较重,而且我觉得来大陆学会更正统一些。”
对于很多台湾人来说,中医、中药并不陌生。来自台湾彰化的90后青年岳书颉从小就吃一些药膳,平时生病也习惯去看中医、吃中药。高中时,他通过中医治疗自身运动损伤,从而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
现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研究生的他正是看到了中医的治疗优势,才选择来大陆学习。来之前,他曾就读于高雄医学大学的运动医学专业,“那里的学习更偏重于西医,比如在骨伤科方面,西医更倾向于手术,但对一些劳损病症,就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所以在台湾取得本科学位后,他又申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本科专业。
初到北京时,岳书颉时常觉得学习抓不住重点,“因为已经适应了台湾的教学模式——选择题比较多,只要有印象就能找到正确答案,而大陆手写内容较多,要求有很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这样,经过两年的摸索,他才完全适应。
而台湾的成长背景,有时候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学习优势。比如,在《金匮要略》《伤寒论》等课程的学习中,会遇到不少繁体字,这对于林姵纶和岳书颉来说,反而更容易。
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修正完善
2021年,岳书颉本科毕业。这年暑假,北京中医药大学两岸青年实践团成立,组织两岸青年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在北京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和健康义诊,同时调研乡村振兴成果,助力传播中医药文化。
岳书颉是实践团的一员。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他们去了北京延庆和平谷的农村,通过健康咨询、针灸、推拿等方式,宣传普及中医药保健知识和诸多常见疾病的治疗常识。这也是岳书颉第一次走进北京乡村、第一次参与义诊活动。
“村里老人很多,年轻人比较少,跟台湾有点像。”岳书颉说,老人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失眠等问题。
今年暑期,林姵纶接过接力棒,也成为实践团的一员,这次他们去的是北京怀柔农村。提及对当地的第一印象,她说:“附近山很漂亮。跟台湾比,这里的老人更朴实,有时候有一点口音,我们帮他们贴耳穴,他们会跟我们道谢。”
回到学校,她更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比如,每周三和周五下午5点左右,会在学校食堂为同学把脉义诊;每周六会抽出半天时间跟诊……在学习把脉的过程中,林姵纶越来越喜欢中医。
进入研究生阶段,岳书颉开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行临床轮转,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所以更渴望通过参加义诊,跟患者有更多交流。今年暑假,他抓住了到山东枣庄李庄村、北京来广营进行义诊的机会。相较于第一次义诊,这两次对于村民咨询的问题,他都能给予相应的解答。
为了推广中医文化,他还现场教村民一些锻炼的功法,比如八段锦等。“中医的功法主要是调心调神,也有健身的作用。”岳书颉说,义诊可以帮助自己巩固在临床中学到的用药及诊断知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完善细节的过程。
中医架桥,促进两岸青年交流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里,还有很多特色社团。林姵纶结合自己喜欢做饭的兴趣爱好,大一就加入了药膳社团。每周社团都会组织实训活动,结合时令,鼓励大家制作山药奶黄包、姜母鸭、当归羊肉汤等药膳。最近,他们正跟文学社合作,筹备苏东坡诗词里的药膳活动。
通过参加社团,林姵纶跟大陆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我们部门就我一个台湾的,所以就变成了‘团宠’,大家都特别友善。”
在临床轮转过程中,岳书颉与大陆的同学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无论在门诊还是在病房,大家在临床工作中都会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岳书颉还有一个比自己小5岁的妹妹,现在在台湾读中医,“她本科学的管理,毕业后跨专业学医学”。
因为专业领域相同,除了生活方面的交流,兄妹两人在学业方面也有更多的沟通,这使岳书颉对台湾的中医有了更多了解。“她现在也进入了临床轮转阶段,就会跟我讲一些她遇到的问题,然后我们两人讨论一下。我们最近遇到的问题,是我妈在台湾得了带状疱疹,她问我们怎么治疗。”
岳书颉希望两岸在医学方面能有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通过不断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从而开拓一些新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两岸青年有了更多互动,也可以化解彼此间的一些误解”。
_______________
编者按:
来自首都校媒的同学们,现场参与活动,分享他们与阅读之间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
余光中与《听听那冷雨》
国际关系学院学生 潘子鸣
余光中先生是一位台湾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包容、平和的心态,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言论,不断呼吁两岸加强文化交流、和平发展,成为台湾和大陆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小时候读过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从此对他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余光中先生饱受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折磨,借助“雨”凄凉忧愁的意象,在古屋听雨之中表达出若有若无的悲伤和惋惜之情,诉说着分离之苦。在这之后,余光中先生的形象便立体地留在我心中,那个热爱祖国,忧郁却又热烈的诗人,也构建了我对于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认知。
_______________
刘慈欣《三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 刘若辰
《三体》是给予我学生时代很大触动的作品。初三备战中考时,《三体》将我从无法喘息的生活中解脱。深夜,每当我看向天上的星星时,总是会想:是否也有星星在看向我们?在光年之外,是否真的存在更高级的外星文明?而在面临种族生死抉择时,人类又将何去何从?是团结一心抗敌,还是依旧貌合神离?宇宙不是童话……这一切都令人战栗且兴奋。
刘慈欣以渊博的学识与宏大的叙事,造就了这样一部充斥着疯狂想象的科幻巨作。“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生活中纷争离合,生命仍在前行。
_______________
袁哲生《寂寞的游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 洪一凡
在这本书7个不同的故事中,他用大量的白描笔触与留白设计书写着社会的疏离与现代人的必经困境。“死亡”是贯穿全书的主题,它以一种多变的、隐秘的形式笼住了每一个故事,也罩住了害怕离别、孤寂、畏惧之苦的我们。死亡并不是一个谈不得的话题,也正是袁哲生的故事让我对与死亡相关的一切有了更多的思考。因为真正懂得了离别,所以更擅长思念,连带着更知道珍惜。
我想,这是一本“失语”的书。作者的“失语”成就了这本书最美妙的地方——读者难以用言语表述的蕴藏于字里行间的“静穆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