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三面财经·新职业

寻味之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0月31日   06 版)

    2021年3月,酒体设计师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成为新职业。今年,上海市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做了“新职业讲堂”系列短视频,其中的一期就是酒体设计师,很受年轻人关注。

——————————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一杯100ml的基础酒中,加入一滴调味酒,后者的体积往往只占基础酒的万分之零点五,鼻闻其香,用舌尖轻点,上亿微生物发生的种种组合反应在舌尖“绽开”,细细回味区分这些酒香的差别,然后找出这些香味组合中最佳的“黄金比例”。

    在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酒体中心,28岁的李圣芳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上面的试验,在方寸之地探寻各种酒香。他是一名酒体设计师,这份职业过去更为人所知的名称是“勾调师”或“品酒师”。2021年3月,酒体设计师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成为新职业。

    “勾调师”擅调,一增一减,试验种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调制出沁人心脾的佳酿;“品酒师”擅品,在万千风味之间,精准捕获酒香的源头,两者交汇间即为“酒体设计师”。

    这是顺应市场潮流而生的选择。近几年国内的酒类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概念不断涌现,这为“酒体设计师”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李圣芳说,工种更细分后,在职业发展上,大家有了更好的指引,特别是对于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来说,那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展示舞台。他说,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经过不断打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爆款酒,和行业中那些大师走得更近”。

    创新的基因

    青岛醇岛优品啤酒有限公司总酿酒师田德雨是在一次酒类展会上听说“酒体设计师”的,“当时只是觉得这是个好听的叫法”,后来,不少圈内人都提及了这一新职业,他才逐渐了解其内涵。

    在他看来,“酒体设计”是一个从事酒体创新研发的工作,而“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只要想发展的酒厂,都需要这种创新的基因”。

    田德雨爱调酒。日常,他会留意生活中的各种气味,吃苹果就会记住苹果的味道,当某一天吃到不一样的苹果味道时,他会细细探究造成香味不同的源头是什么。逛超市时,看到东西的第一件事是拿到鼻子旁闻一闻,当闻到感兴趣的味道时,他会下意识地想能否和酒结合,然后查阅资料、动手实验。

    “有人说我们是扮演寻找香味的角色,其实好的味道一定来自生活,一款受市场欢迎的酒,调制时往往是从生活中获得灵感的。”他说。

    研究生毕业后,田德雨先是加入了一家葡萄酒企业做酿酒师。受限于葡萄成熟的季节因素,再加上成熟的企业创新比较缓慢,当时,他一年能动手调制新口味的次数屈指可数。很快,他就选择了离开。

    青岛这座城市,与啤酒有不解之缘。平日里,田德雨就喜欢和朋友喝当地的各种啤酒,也总会一起谈论麦芽、啤酒花和酵母等酿酒原材料不同状态下的口感,琢磨提升传统啤酒酿造工艺、尝试制作新口味啤酒。后来,他们索性自己开办了一家啤酒厂,主做精酿。

    “啤酒消费群体正在变迁”,田德雨观察到,现在的年轻人不太喜欢工业啤酒,而喜欢彰显个性、口味地道、颇具“社交属性”的精酿啤酒。“精酿啤酒的‘泡持性’能持续1分钟,啤酒上覆盖的浓密泡沫像奶盖一样诱人。”

    当前,我国精酿啤酒市场消费量正高速扩容。《2023年精酿啤酒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精酿啤酒消费量14.3亿升,预计2025年可达23亿升。喝精酿啤酒成了年轻群体的一种风尚,美团的数据显示,今年立夏以来,精酿啤酒的美团即时零售销量同比增长67.2%,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广州。

    田德雨以年轻人的喜好为风向标,发力精酿啤酒“新酒饮”赛道。

    他说,啤酒有一个优势,每天都可以调制,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实践,自己设计的酒如果能受市场欢迎,是对他个人价值和创新能力最好的认可,“这是我爱这份工作的原因”。

    “年轻化是未来的趋势”

    就在酒体设计师入选新职业的当年,四川和贵州等地都举办了白酒行业酒体设计技能相关竞赛。贵州珍酒第三代工匠、酿酒公司副总经理兼酒体中心负责人吴长贵说,这就是一个新职业的影响力。

    吴长贵从事白酒的勾调工作已经10年了。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过去酒体设计师更多被归入品酒师序列,如今单独成为一个职业,足以体现社会、行业对此的重视。许多具备培训资质的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都开展了酒体设计师的培训工作,大家希望将这个领域细化,以便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科学化和职业化的发展。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也透露,以往企业评优、评职称都是按工种划分,酒体设计人员和品评人员常常混在一起,细分之后,更有利于白酒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提升,“术业有专攻,对于行业的发展而言,白酒的技术人才体系会更加科学化”。

    酒体设计师的工作涵盖了从市场调查、样品勾调到最终的上市反馈等环节。他们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结合自身丰富的品酒、调酒经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酒品。这个职业不仅需要想象力与创造力,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市场营销能力。

    李圣芳是在2019年加入贵州珍酒的,一开始他在一线的生产车间待了近两年。在业内看来,品评和设计是不分家的。白酒品评是酒体设计的基石,首先要会品酒,然后再会调,通过不同酒体之间的组合,调制出一款适宜的佳酿。

    李圣芳说,那两年,自己一直在学习了解相关工艺,包括酿酒制曲、质量检测、理化分析指标以及酒的风味关系等,后来,经过层层选拔,才最终加入酒体中心从事勾调工作。

    “你得先了解自己的家底。”吴长贵说,自从酒体设计师成为新职业后,公司就针对这个工种做了专门的优化,单独设计了酒体设计师的晋升路径,这当中更多考虑了年轻人的成长,“过去白酒行业勾调师傅像‘老中医’,越老越香,但现在年轻化是趋势”。

    舞台不止一处

    今年,上海市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做了“新职业讲堂”系列短视频,其中的一期就是酒体设计师,很受年轻人关注。

    上海市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指导老师张宁芳说,酒体设计师是顺应市场潮流而生的职业,最近几年国内的酒类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概念不断涌现,这为“酒体设计师”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酒类企业也需要不断引进创新型人才来保持市场竞争力。他们相信,“酒体设计师”这个岗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后来,他们带着这些短视频进校园做职业指导活动,学生们很感兴趣。张宁芳说,年轻人对新职业是不够了解的,这是他们做科普的初衷——帮助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地了解新职业的从业要求及特点,为就业之路开辟全新赛道。

    张宁芳提到,这些年,众多的新职业事实上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新选择,很多时候,年轻人只要把原来掌握的技能重新组合排列,就会发现舞台不止一处。

    她以新职业“无人机飞手”举例,基础技能就是摄影摄像,科班出身的年轻人完全可以驾驭,酒体设计师也是如此,“一个人的能力是多面的,区别只在于你如何正确地去运用这些技能创造新的舞台”。

    吴长贵认为,新职业天然就适合年轻人,传统企业也一定会设置越来越多新职业的岗位,“这是大势所趋”,因为只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企业才能不断创新发展。他们不仅能够为酒企带来新的创意和思路,还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

    比如,近年来兴起的“低度酒”市场,就是由一批年轻的酒体设计师所推动的。他们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研究,成功地将传统白酒与现代饮品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一款又一款备受欢迎的低度酒产品。

    田德雨也相信年轻人的力量。去年,他们调制的一款精酿原浆德式小麦白啤一推出就受到市场广泛欢迎,上线第一个月,就成为美团买菜啤酒类目销量第一的单品。

    今年,田德雨计划在江苏盐城阜宁县新建一个啤酒工厂,他希望招募更多年轻的酒体设计师加入。他说,“他们不仅代表着消费市场的未来,也代表着生产端的创新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0月31日 06 版

寻味之人
湖南郴州:“唤醒”百年老屋 让乡村生机勃勃
黄河边上的绿色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