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天,南海某海域,狂风带着台风过后的余威在海面上掀起层层涌浪,南部战区海军某防救支队海上联合搜救演练在风雨中拉开战幕。
第一阶段的援潜救生课目演练以救援失事潜艇为背景,想定情况为潜艇坐沉海底,艇员生存时间接近极限,该支队接到救援命令,数艘援潜救生船和拖船搭载新型救援装备,奔赴目标海域展开紧急救援行动。
他们根据已掌握的数据使用侧扫声呐很快定位到“失事潜艇”,并用图像声呐确认潜艇水下姿态,救生拖船利用动力定位功能稳稳地停留在潜艇上方水域。拖船后甲板上,各战位准备工作有序展开,橘黄色的救生钟在固定架上随船体轻微摇摆,发出吱吱的响声。
“遥控潜器入水,连接下室引缆。”操纵员轻推摇杆,遥控潜器顶着浪涌下潜,很快“消失”在海面上。透过监控器,操纵员很快精准定位潜艇对接口。
然而,此时指挥所却给出“潜器故障无法作业”导调情节,现场指挥员立即改用备用方案由潜水员下水连接引缆。
“救援现场情况千变万化,任何一种救援方案都不能确保百分百成功,多一种选择就多一分把握。”作业现场指挥员周佳宁对潜水员下水连接作业信心十足。
该支队潜水员是援潜救生任务的中坚力量,前些年,他们多次参加搜救、打捞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连续多次成功组织大深度饱和潜水训练,不断刷新南海方向饱和潜水深度纪录。
虽然带着这样的光环,潜水员还是深深地感受到新质救援装备带来的“深度”上的降维打击以及思维模式冲击:同等海况,新型救援装备能够随时进行大深度的水下对接救援作业,而潜水员达到同样的深度则需要更长时间。而最大的挑战则是完成作业后需要经历长达数小时上升出水过程,这也是制约潜水员下潜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潜水员下潜深度无法和新质救援装备力量相比,并不意味着潜水员从此就被淘汰,相反,在一些特殊场合,潜水员的作用仍然无法替代。”潜水员出身的救生钟操纵技师、二级军士长唐凯认为,新质救援装备的背后还是人员综合素质的比拼和较量,其本质还是人和装备的深度融合。
在救生拖船右舷潜水作业区,潜水员李伟和张宾乘潜水吊笼快速入水下潜,不多时,便完成救生钟下室引缆连接,随即上升出水,“作业十分钟,减压数小时”是对潜水员上升减压过程耗时的真实写照,李伟和战友将在水下持续减压数小时,然后再进入加压舱吸氧继续减压。
在救生船左舷救生钟作业区,唐凯和操纵员张伟、救生员欧阳鑫顺着扶梯依次登上救生钟顶部,开盖、进艇、通电检拭……起吊,随着克令吊的旋转,救生钟被吊起随后在浪涌中逐渐下放入水,缓慢地随着铠装缆向潜艇对接口移动。
救生钟作为新质救援装备,是该支队救援力量建设的重点,唐凯所在的中队也被支队寄予厚望,而他作为操纵技师,越发感到肩上担子有千钧重。
自接装救生钟两年来,他和战友跟随厂家技术员进车间学原理、钻救生钟摸管路,练心理、练操作,白天黑夜加班干。如今团队的救生钟救援能力稳步提升,得到支队和联合训练部队的充分认可,但唐凯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次下潜都谨慎操作,他深知救援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唐凯微调钟体姿态,潜艇对接口越来越近,甚至能清楚地看到对接口边上白色的圆圈,接近、再接近,艇体轻微一震,对接成功!均压、排水、连接通信,“各项指标正常,请示建立救生通道。”救生钟内,唐凯和张伟旋开对接舱口盖,“获救的数名艇员”依次通过梯道进入钟内,随后救生钟缓慢提升。
当天的训练结束后,海面上天空放晴后的晚霞红似火,映照的救生拖船左舷和甲板金光一片。唐凯和战友结束第二钟次的救援训练走下舷梯,汗水已经浸透了作训服。李伟也在加压舱中加压完毕,两人来到后甲板作业区规整装备,见面时他们碰拳为彼此加油。对于潜水员、救生员来说,“救援行动”一切顺利,就是对他们最高的褒奖。
张东杰 于纯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