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让女孩们相信,我本就是高山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1月21日   04 版)

    《我本是高山》海报

    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近日开启点映。“榜样电影”的难处在于让普通观众走进影院,何况张桂梅是一位频频被新闻媒体报道、已经家喻户晓的人物,更何况,她依然守在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岗位上。

    看完点映后,我觉得可以问答这个问题:故事的前因后果我们都已知晓,故事的主人公还能亲口讲述,我们为什么还要走进影院?

    该片的时间线是丽江华坪女高的初创时期,主要人物是张桂梅和她招来的第一批学生。办学的种种不易、女孩面临的重重困境,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地推进。但云南的重重大山和女孩对上学的渴望,在文字上和银幕上,所带来的冲击力是不同的。当片中的山月被迫辍学嫁人,张桂梅与老师去家访时,看到她在房梁上留下的一行字“我本是高山”,之前积累的情绪在这一刻便不再受控。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电影的片名来自这段广为流传的丽江华坪女高誓言,在片中的第一次出现,却是在一个被迫辍学乃至最终被家暴致死的女孩笔下。这样的悲剧让观众对张桂梅说的自己不仅是“教书”更是“救人”,有了最直观、最惨烈的认识。

    同样一句话,放在丽江华坪女高和某所大城市的超级中学,就拥有完全不同的意味。誓言的后半段“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曾有舆论批评这是“精英主义”。但持这种观点的人如果真的到这所女高去看看,或者就看看这部电影,就该明白,读书、考出去,对这些女孩来说与“精英”无关,张桂梅的目的从来不是让她们成为“人上人”,而是能做一个能选择自己命运的人。

    “我本是高山”的价值还在于,张桂梅让女孩们相信,自己“生来就是高山”,而不是被怜悯、被救助,受到重重“恩惠”,才拥有受教育的权利。背负着道德重担的人难以走远,坦坦荡荡走出去的人,反而会更加坦坦荡荡地回报社会。主创团队在2020年赴丽江华坪女高采风,采访了张桂梅本人、学校的老师和毕业生们。导演杨瑾发现,不少学生选了教师、医生等职业,还有人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女高当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女学生们都由云南当地的素人出演,身份天性远大于角色扮演。主创团队从昆明的一些农村学生中海选,选了一个月,培训了两个月,才有了银幕上的山月与山英、玖朵云与唐小萍,一共100多个“女高学生”。

    片中的张桂梅有“严苛”的一面,反映在学校老师身上,是被“压榨”假期与个人生活;县教育局的梁局长,则解决了女高的不少现实难处。后来,这位梁局长的原型看了电影后表示,电影还是拍“保守”了,现实中的张校长“更严”。

    在生活中,张桂梅也有不为人知的有趣的一面。“教学楼有一扇窗子没装铁栅栏,张桂梅吃很少,会把自己的一些剩菜剩饭,固定从这个窗口倒出去,养活学校外面的小动物。其中有一只流浪狗,每天在校园里晃悠……”杨瑾说。这一幕在片中被艺术演绎成了一只大鹅。

    片中有一段登山的情节,是很多观众的泪点。现实中的张桂梅也爱带着学生们登山,强健体魄,振奋精神,也让“闯出去”有了直接的观感。山那边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但如果不闯出去,就无从知道,更无从选择。

    《我本是高山》的英文片名是“Beyond the Clouds”,本是高山的女孩们,未来可以超越云端。主创团队去丽江华坪女高时,高速尚未通车,从丽江市区到那儿要花五六个小时;影片上映时,这段路程已经缩短至两个多小时。十几年来,2000多个孩子沿着这条路,闯出来。

    张桂梅也看了这部电影。她和观众一起在短暂的131分钟中,回顾了一段关于女孩改变命运的故事。在现实中,张桂梅和女孩们的故事仍在继续。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1月21日 04 版

这群00后,要接“黄梅薪火”
家长粉丝已经在期待下一届学青会了
让女孩们相信,我本就是高山
微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