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0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在夜校 找自己

田嘉硕 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08日   04 版)

    12月6日,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的一处写字楼里,夜校油画课老师宋琰(左三)在指导学员们作画。他的夜校油画课开课3次,16名学员次次全勤,不少学员在这里重拾了童年时未能得到发展的绘画爱好。

    12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一家酒吧内,一堂夜校葡萄酒品鉴课在进行中,课程由获得国际认证的品酒师讲授。

    12月4日,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的一处写字楼里,夜校老师、乐队鼓手老万(左)戴上生日帽。当天是他的生日,夜校架子鼓课程结束后,学员们一起为他庆祝。

    12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一家酒吧内,品酒师王晔(右)在夜校葡萄酒品鉴课程结束后继续与学员们交流。

    12月3日,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古典舞公益培训班上,90后学员张沈锐(左)跟随文化馆老师石原学习技术动作。以前,这里的学员大多为60后、70后,现在逐渐开始涌现年轻人的面孔。张沈锐所在的班里共20名学员,有4名90后。

    12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国贸的一处写字楼里,一堂以亲密关系为主题的夜校心理课上,夜校学员与老师热情互动。

    12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一处建材城顶层,夜校陶艺课老师柴鑫杰(右四)在授课,当天课程的内容是陶艺拉胚。

    “夜校这件事,往小了说,它能让一个普通的‘打工人’从生活的疲惫中微微抬起头,瞥见不一样的天空。往大了说,它为一个人的生命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

    12月4日深夜11点多,在北京望京的一处写字楼里,原定于9点下课的夜校架子鼓课程,老万硬生生地“拖堂”了两个多小时。老万来自云南,是一支摇滚乐队的鼓手,也是一名夜校老师。每周,他会抽出两个晚上在工作室开设夜校课程。

    北京的冬夜寒风瑟瑟,等车间隙,学员李鹏问老万:“老师,我们就交了1个小时的钱,你多上了这么长时间,图啥?”老万说:“其实这个课也没有什么死规定,跟你们聊开心了,就多上一点。而且,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们还一起吃了蛋糕啊。”

    近一两年,夜校风潮在城市中“复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当今夜校在社会功能上,已与几十年前的传统夜校有很大不同。绘画老师、北京斑马市民夜校主理人宋琰觉得,现在夜校的教学方向已从职业技能向兴趣拓展转变。年轻人通过接触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课程,拓宽知识面,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夜校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各类夜校课程五花八门,平均几十元一节的课程,也让想报名的年轻人没有负担。

    作为北京最早关注到夜校的一批人,在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的黄影沙立马想到了做“资源整合”的生意。今年10月,他在社交平台创办了账号,每天发布北京各个地区不同种类的夜校信息。每次开课,他也会利用“职务之便”旁听,接触新的领域。

    孙梦雨是一名公务员,她在某社交平台找到黄影沙,通过他的推荐,来到老万的工作室上架子鼓课。当天是她第二次上课,作为一个音乐“小白”,从识谱到练习节奏感,她花了3个小时做基本功训练。“我从小是循规蹈矩长大的,现在就特别向往不同的生活方式。”谈及报夜校的初衷时,孙梦雨说。

    朝阳区的一家酒吧新开设了葡萄酒品鉴夜校课,由获得国际认证的专家级品酒师讲授。范凯琳与陈映玥都是第一次来上课,一见如故。她们把自己定义为不善交友的“i人”(内向的人——编者注),“但喝酒之后,感觉就可以(聊)了”。

    当天课程的主题是“单宁”,主要讲解葡萄酒的口感结构。两个人听着课,从葡萄酒聊到啤酒,又聊到最近不约而同在上的摇摆舞夜校。下课后,她们顺势在吧台各自点了一杯自己喜欢的酒,继续畅聊。“参加品酒夜校,可以跟一个在生活上没什么交集的陌生人聊天,话题是不可预测的,每个人都是随机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陈映玥说。

    80后沈薇是一名外科医师,自称曾经是“工作狂”,经常在周末加班。现在,她有了更多闲暇时间,便为自己排满了各种艺术培训类课程,周日的陶艺夜校就是其中之一。当天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陶艺拉胚,其他学员还在苦于制作合格的胚型时,手上功夫过硬的沈薇已经做好了一个漂亮的陶碗。

    “我学了很多艺术类课程,发现这些东西都是通的,就都想学。”每周六晚,沈薇和7岁的女儿一起学画漫画,到了周日,她白天学隶书、篆刻,晚上钻研陶艺。她觉得自己“几乎没有童年”,虽然喜欢艺术,但在父母的劝说下只能学医。“小时候想玩些兴趣爱好觉得很不好意思,现在开始学习艺术,就好像当了一个小朋友,在努力地像海绵一样吸水,脑子活起来了,心也活了。”

    宋琰的油画课已经开了3次,16名学员次次全勤。当天的课上,他们学习临摹一张风景照片,宋琰时而把所有学员叫到一起指导,时而走到一个学员的座位前,帮助调整画布上的笔触。

    他十分享受教学和互动的过程。

    今年9月,看到上海夜校的成功,一直想打造成人综合学习空间的宋琰立即着手谋划。作为一名从业十余年的成人绘画教师,他的单次一对一课程价格近千元,而在晚上,16个人的夜校大课,单人收费是500元12次。他说,做夜校没有过多地考虑盈利,而是作为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到了这儿,大家都抛开了功利心,是一种真心的交流。”

    宋琰的夜校目前已上线3期课程,包含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他认为,虽然夜校是一种兴趣入门课,但“越入门越要有好的老师来教”,不能做“一锤子买卖”。

    另一名夜校创始人刘国杰有同样的初心:“这个时代的职场人太累太‘卷’,我想提供这么一个地方,让大家把压力和情绪通过爱好释放出来。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佛系’‘躺平’,但热爱的东西,他们是一定会去追随的。”她的夜校开设了十余门课程,单人收费也是500元12次课,已有上千名学员前来学习,有些学员甚至成为了新课的老师。曾有一位律师来学习茶艺,他发现同班的年轻人法律意识有些淡薄,于是向刘国杰提出开设公益课堂,为年轻人普及婚姻法和劳动法。

    油画课学员王心月说,自己是按照“父母设定的路线”长大的,为了不留遗憾,决定通过夜校重拾曾经的美术爱好。“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回过头看到‘果实’的那一刻是满足的。最令人遗憾的是你本来可以做,却没有做。”

    12月6日晚上10点,一个半小时的夜校油画课准时结束,边亮在画板侧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白天,他是互联网大厂的一名程序员,一般晚上九十点才下班。但每周三,他会特意早走一点,坐一个小时地铁,来到宋琰的市民夜校学习油画。从小就喜欢画画的他,上学时更多的是想考一个好学校,当时老家的艺术类课程也比较少,现在每周都抽时间过来学一学。

    “能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感觉到累,挺开心的。”边亮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鹏、孙梦雨、黄影沙为化名)

田嘉硕 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08日 04 版

在夜校 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