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绿水青山

初冬,去成都看银杏

冯小唐(16岁) 四川成都市七中林荫校区高二(15)班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11日   07 版)

    看银杏去。在成都,这是一种令人心跳的诱惑。

    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地方能像成都这样,人们对银杏的热爱醉心而又痴迷。入冬以后,沉淀了一年四季的银杏叶,一袭金黄。这个季节,成了成都市民扶老携幼,集体追叶的日子。成都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银杏,“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看,城东的大慈寺,城西的文殊院,那遮天蔽日的参天银杏,常居于寺,听暮鼓晨钟的偈语,做香火佛灯的常客,独享光阴的沉淀,面对岁月的无数轮回,不忧不惧。

    相较其他的城市,成都的银杏黄得时紧时慢,甚而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年年银杏,不同光景,每年皆是初现一般惊艳。宁静的校园、古朴的街道、神秘的古寺……成都人根本不用去这些热门“景点”打挤,银杏最美的季节把成都装点得格外生动——“满城尽带黄金甲”,落叶满地,锦江两岸处处是人们观赏银杏的“打卡点”。

    锦里西路是成都颇有网红气质的银杏街道,微风飘过,黄叶飞舞,鹅掌形的叶片在地上随意铺陈,斑驳的光影里,文艺感直击心脏。另外还有金牛区白果林一条不大起眼的小巷,每到秋冬季节,这里就美成了一幅油画。这条路的名字就叫银杏路。顾名思义,银杏路街道两边都种满银杏树,旁逸斜出的银杏树宛如搭建一个窄窄的隧道,一股岁月安好、脱离尘嚣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冬风肃起,依然挡不住人们追寻最美银杏的热情,银杏和成都这座有着2300多年古老历史的城市相生相伴,有历史、有故事、更有爱。

    成都有一株“长出”了12位博士的银杏树。1944年冬,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12名同学在华西坝钟楼荷花池畔银杏树下留影,这些充满青春朝气的大学生,后来均获得华西协合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在各自领域成为优秀的专家。这株记录个人与家庭、城市与学校、国家与时代发展进步的灵性银杏,至今屹立于华西坝,接受来来往往青年学子的膜拜。

    博士银杏并不是成都历史最长的银杏树。在百花潭公园内,有株唐代银杏常常引人驻足围观,这株高约6米、直径近4米的古老银杏原在汶川县漩口镇一座寺庙中,由于战乱等各种破坏,寺庙早已荡然无存,只有这株银杏孤零零地挺立在半山中。1982年,成都把这棵银杏移栽到百花潭公园,还专门为这株名贵银杏刻碑纪念。

    如果你认为唐代银杏是成都最古老银杏的代表,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成都都江堰景区大门右侧,有一棵直插云天的银杏,它堪称成都最古老的银杏——张松银杏。相传这棵银杏树是三国名臣张松所植,距今已1800多年了,现如今仍旧枝繁叶茂,绿意盎然。这棵银杏树还有一个最值得提及的地方——它就是80版《西游记》中《偷吃人参果》中的那棵人参果树。

    银杏在我的记忆最深处还是我的母校双林小学的象征。校园内遍地银杏树,我们在树下打闹踢球,老师带领我们在树下开展课外活动。特别是暖阳午后,教室外银杏枝蔓在阳光照射下,刺眼的金黄与我们的笑脸相交映,一幅幅艺术的画卷清晰如昨。

    今年的金黄银杏登场有点迟,从深秋盼到了初冬,才在立冬两周后姗姗来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全家欣喜地盛装迎接它的到来。在难得拥有阳光的周末,我们背上相机,沿锦江骑行,穿行在银杏摇曳的丛林里,沉醉在高古雍容的遍地金黄里。叶落满街,尽一树繁华,缓行于锦江边,遥看、近看,弹琴的、跳舞的、画画的、摄影的……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我们融入欢快的人群尽享银杏嘉年华。

    (指导教师:谢李丽 王慧)

冯小唐(16岁) 四川成都市七中林荫校区高二(15)班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11日 07 版

来自B612的玫瑰(小说)
我的侗乡
初冬,去成都看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