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南京迎来第十个国家公祭日——

让爱国主义薪火相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李超 实习生 陆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14日   04 版)

    12月的南京,草木萧瑟,冬风寒凉。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时,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

    伴随着南京上空响起的防空警报,来自社会各界的市民代表佩戴白花,默然肃立,为86年前的30余万遇难同胞默哀,并由仪仗队敬献花圈。随后,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6名代表撞响“和平大钟”,并放飞3000只和平鸽,祈愿世界和平。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自公祭日设立以来,一代代青少年不断重温历史,缅怀先辈,让爱国主义薪火相传。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黄飞龙是6名撞钟代表之一。他说,此前每年都是在学校参加公祭活动,此次他作为学生代表撞响“和平大钟”感到非常荣幸和骄傲。“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要倍加珍惜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捍卫和平。”

    “撞击‘和平大钟’预示要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从2014年至2019年,美籍华人鲁照宁每年都会来到国家公祭仪式的现场。当天,他以“撞钟人”的身份出席公祭仪式。

    从2004年开始,鲁照宁持续多年在海外搜集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无偿向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内的国内各大纪念馆捐赠搜集的资料和实物。

    公祭日前夕,他还向南京捐献了多份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国际媒体报刊,其中《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两份报纸报道了日军“百人斩”暴行。“我会继续努力收集相关资料,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鲁照宁说。

    当天上午,南京多地举行了相关悼念活动。在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100余名师生聚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凉山从葬地悼念仪式。

    该校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刘得存表示,南京大屠杀是他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铭记于心的悲痛历史。担任辅导员后,他积极将历史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纪念活动等多种形式讲述给学生。

    东南大学医学院大三学生阮泽宇至今记得2014年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自己站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夏淑琴奶奶身边为国家公祭鼎揭幕的时刻。阮泽宇觉得,国家公祭日已经成为身边青年朋友缅怀历史、追寻和平的“公开课”。

    在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读大一的夏钰倾,曾连续两年担任《和平宣言》领诵员。公祭仪式现场的场景让她感到神圣庄重,“身临其境带来的体验比通过文字、图片学习带来的震撼更强烈”。

    近年来,南京市充分发掘相关资料,利用公祭日等关键节点做好针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工作。国家公祭日期间,南京各级团组织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主题团课、主题队课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李超 实习生 陆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14日 04 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让爱国主义薪火相传
习近平同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举行会谈
习近平夫妇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夫妇话别
习近平分别会见越南总理和国会主席
青春之城 科学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