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上马,送一程”,如今各地为吸引青年到当地就业创业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对青年小店店主来说,他们最期待哪些支持?中国青年报社调研组对全国60多个城市226名小店店主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60.6%的受访小店店主期待进一步精简办事程序手续,48.2%的受访小店店主希望政府对接适合青年创客的金融项目。
95后熊梦洁从国企辞职后,和两个大学好友在武汉开了一家花店。“开店资金是我们各自的积蓄,所以刚开业时没什么订单,还挺焦虑的。”熊梦洁了解到,武汉有人才引进和创业扶持等政策,但基本只面向刚毕业的大学生。“希望能给青年创业者一定的资金支持或提供无息贷款,减轻创业者的资金负担。”
哪些问题让小店店主困扰?调查显示,店面租金排在第一位,获选率为64.6%,其次是盈利状况(42.5%),37.6%的受访小店店主认为是发放员工工资,29.2%的受访小店店主认为是数字化转型升级。其他还有:融资渠道(28.8%),买房(22.6%),父母养老(22.6%),社保医保(19.9%)等。
85后姚艳是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钩针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创业初期到文创园找店铺时,负责人听说她从事的行业后,不太愿意将店铺租给她。“对方觉得这行没发展前景,担心小店收益不好,连房租都交不起。”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姚艳不仅没有拖欠过房租,一手创办的工作室反而成为文创园的名片之一。不过姚艳说,手工编织在产业链中属于末端,缺乏品牌效应,而且同行之间存在低价竞争的情况。“现在我会做一些外贸订单,主要发往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价格稍微高一点。”
95后雷红辉在家乡湖南岳阳开了一家新中式茶饮店,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他感觉流程比较繁琐,食品经营许可证办了一个多月才下来,而且自己的情况并非个例。“对于商家来说,每等一天就要多付一天的房租,希望能在合规的情况下,加快办证速度。”
“不少创业者是外地过来的,在本地没什么人脉,缺乏让别人了解自己的途径。”熊梦洁希望官方能组织一些交流会、创业者沙龙,加强青年创业者与当地大企业之间的联系。
调查显示,60.6%的受访小店店主期待进一步精简办事程序手续,48.2%的受访小店店主期待政府对接适合青年创客的金融项目,38.5%的受访小店店主希望支持小店参与政府采购,36.7%的受访小店店主期待加强各类政策的宣传介绍,35.4%的受访小店店主希望搭建青年交流和文化活动平台。
姚艳如今在当地已经拥有3家工作室,除了全职的工作人员,还有100多名兼职人员,他们大多是本地的留守妇女、居家宝妈以及残障人士。姚艳的目标是做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创品牌,“期待文旅等有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多支持,整合本地的文化资源,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另外,小店店主期待政府提供的支持还有:提供互联网技能培训,对接数字化资源(34.5%),发展信用贷等信贷方式,拓宽融资渠道(33.6%),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育和帮扶(33.6%),构建街区内的商户联盟,发挥集群优势(30.1%)等。
在浙江省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当地村委与大学生团队合作,将废弃矿坑打造成网红咖啡馆,激励年轻人创新创业。红庙村村委委员王永介绍,当地政府为吸引大学生创业,开通了公交车专线,提供了人才公寓。另外,安吉县政府还为就业创业的大学生提供租房、就业、创业补贴。“未来我们会结合自身优势,搭建更好的平台,完善配套设施,吸引更多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
(应受访者要求,熊梦洁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伟 吴欣宇 记者 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