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团队研发出来与AI结合的新成果,它可以识别患者面部,同时有效避免面部信息泄露。”今年9月,在“科技之光青年讲堂·走进港澳”宣讲活动中,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青科协”)理事、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团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兴趣。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团队,用科研成果实现“小眼睛看见大世界”的梦想。
80后林浩添出生在广东揭阳的乡村。当年,父亲退伍后回乡当了一名赤脚医生,父亲的工作经历让林浩添从小就感受到中国医疗行业的供需反差巨大,由此树立了学医帮助患者、为国家作贡献的志向。
从学医到行医,林浩添逐渐意识到科研的意义:“做医生之前,觉得医生能为患者做很多事情,但真正成为医生之后,却发现还有很多局限性。临床上一些瓶颈问题,让我下定决心要去做研究。”
林浩添的志向——在实践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正是中青科协30年来努力的方向之一。
1999年,中青科协开始组织举办“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海内外青年材料博士服务企业活动”;此后,连续承办多届“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今年,联动全国26个省份集中开展“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全国活动月,累计开展活动210多场,带动4000多名青年科技人才建言献策、贡献智慧,签订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项目累计金额27.8亿元。
林浩添告诉记者,中青科协的平台让科技领域各行业的人才交流合作,碰撞出科技成果转化新的思路。
2019年,林浩添团队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合作,经过近3年的科技攻关,研发出“识病不识人”的“数字面具”技术,研究成果于去年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自然·医学》上,该技术已经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落地,用在4种常见眼病的诊断中。
在中青科协的平台上,科技力量与人才需求实现了“双向奔赴”。
团浙江省委打造的“青年科创合伙人”计划,让青年科技人才与初创型企业结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浙江省青联委员、出生于1992年的浙江清越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志华就是一名“青年科创合伙人”。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后,陈志华与合伙人在硅谷成立了公司,后来看中浙江湖州的硬件条件,把公司落户到了湖州。这家致力于电化学和电催化技术全场景应用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正在茁壮成长,业务范围覆盖空气健康管理、清洁消毒、智慧农业、养殖业、水环境治理等领域。
在今年11月举办的第六届进博会上,陈志华展示了搭载公司“配盾”品牌最新技术的洗地机、洗碗机等创新产品。
从科研人员到企业家,随着身份转换的还有思考方式。陈志华说:“两者是不矛盾的,好的科技可以产生价值,促进税收和就业。中青科协提供平台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团结起来,创造更多可能性。”
陈志华所在公司的成员大多是85后。他说,以往较难招聘到合适的合伙人和技术骨干,中青科协为公司开拓了人才互通的渠道,科研领域的教授或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就像多了一条人才的“大动脉”:“学校向企业输送人才,企业内部研发的压力传递到学校,双方共享成果。”
“曾听老师说过,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科技成果,往往在50年前的论文或实验室里就存在了,所以科研人员不能心急,不能‘拿着榔头找钉子’;还有,强大的技术要隐藏在产品后面,技术是工具,不是终点。办企业后我更能体会到这两点。”陈志华说。
中青科协起到的桥梁作用,让产学研机构携起手来,共同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团广东省委依托省青科协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组织了多场线下高科技资源对接活动,推动高校优质的人才、专利、技术与企业的市场需求接轨。
广东青科协成员、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杨彦长期致力于新污染物环境健康与污染治理研究,参与过多个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项目。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她已经是“老手”。
今年,杨彦负责了生态环境部一个“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她带领团队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已应用于广东、浙江等14个省市30余个土壤污染修复工程。
“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要深入企业一线,真正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志于从事科技行业的学生,也可以考虑从事‘科技中介’工作,这是伴随社会生产需求诞生的行业,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杨彦说。
“揭榜挂帅”的机制,让科研院校与产业界有机会携手,共同打破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瓶颈。
团广西区委、区青联集聚全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智慧力量,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活动。
广西青联委员、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苏志恒今年正在参与《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集群协同攻关与优势产品提质增效研究》项目的子课题“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开发”。该项目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牵头,联合区内外7家国家级研究平台、8家高校、13家科研院所、10家医疗机构、26家中药民族药龙头企业共同揭榜,获资助经费7850万元,是广西迄今最大的中药民族药资助项目。
苏志恒告诉记者:“我们课题的痛点是技术研究和应用转化之间的衔接问题,有了揭榜机制,课题开展有条不紊。”苏志恒介绍,目前,由企业备案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已经超过200项,正在销售的中药配方颗粒也超过了200种。他说:“有了这些产品,患者可以在医院的药房里获取由中药材制成的颗粒,拿回家用开水一冲就可以服用;由于配方颗粒作为工业产品有更严格的质控指标,产品质量也更稳定。”
近几年投身科技成果转化事业,苏志恒感触很深:“我们做科研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发论文的阶段,而是要到基层,看到真实场景和市场需求,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科学严谨的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让老百姓能分享到我们的科研成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