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上海交大留学生:

“我很喜欢中国,我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26日   02 版)

    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诺亚在上海交大学习新闻传播学专业,还没毕业,就把自己练成了抖音、B站及多个海外社交平台上的“网红”。

    他拍摄的视频短小有趣,有中文、英文、法文,有的是介绍自己的学习状态、学校风景、美食,有的是介绍中国的美丽乡村。他甚至能清楚地区分上海郊区奉贤区、嘉定区和崇明区。

    “你们看,这是两面黄。两面都是金黄色、脆脆的,内心软软的,特别好吃。来上海,一定要尝尝两面黄。”在近期举行的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之星”评选活动现场,他向现场的观众分享。

    在这场活动现场,聚集了肤色不同的留学生。他们有的带上了发光的LED小广告牌,有的准备了沙沙作响的塑料棒,为自己的同学助威。

    留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既要讲述自己的留华故事,又要进行“中国文化认知风采展示”;既要展示自己的学术成就、平均绩点,还要有拿得出手的中国文化节目。

    “中文启发了我的过去,影响着我的当下,也将塑造我的未来。”诺亚在现场朗诵了一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很喜欢中国,我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他多次走进上海、江苏、河南、浙江等地的乡村,与当地农民交谈,与中国同学一起调研并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观察和记录中国美丽乡村的新气象。他在“我眼中的美丽乡村”全球短视频大赛中获得第三名,在中肯友好摄影大赛中获得第三名,在“一带一路”故事大赛中获得第二名。

    “中国政府给人民作了一个承诺,就是要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我目睹了这个承诺一步一步地兑现。”2022年,诺亚作为首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国际学生代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分享了在中国的收获和成长。

    来自伊朗的留学生月亮笑起来充满自信,她目前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实习。

    “早上我给一位女士做了乳房重建手术,又给一名13岁男孩做了上眼睑下垂矫正手术。不好意思,我在出租车上化了一个妆就来比赛了,有点紧张。”紧张的月亮,获得了这次“留学生之星”的最佳人气大奖,她上场给大家演唱了一首《中国话》RAP,带“火”了现场的观众们。

    月亮翻出了自己小时候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时的视频,当时,她对着主持人说,“我很担心我将来做不了医生或者空姐,不能为人民服务”。这段话令好多懂中文的人惊讶不已——一个白皮肤、金头发的女孩竟然知道“为人民服务”。

    她还特别喜欢中医,她的手机里,存着很多自己给家人、朋友、留学生同学“扎针”的图片,她用一张自己扎得满头是针的照片来给朋友们“安利”中国的针灸,“一点也不疼,真的,你们来试试”。

    在医院,她不仅学会了光电抗衰等医美项目,还学会了先进的外科手术,学会了针灸、艾灸和拔火罐,“我想以后在伊朗开一个中医馆”。

    美国人Abraham Zamcheck有一个特别东方的名字——东鸿。他拥有哈佛大学的本硕学位、麻省理工的硕士学位,因对中国文化、历史、建筑的喜爱,到上海交大来读博。

    他来到中国后,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的建筑文化,并利用自己的跨文化优势通过研究成果将中国建筑文化向全世界介绍。他在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光启讲席教授阮昕的指导下开展博士研究,完成题为《Positioning the Chashou Roof Support in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在中国建筑历史上的“叉手”屋顶建筑研究》)的学术论文,原创性地探究了“叉手”这一传统建筑元素是如何被挖掘。

    这名美国来的博士还为《中国营造历史》课程开设专题讲座,为学院翻译编撰网站页面100多篇,促进学术交流。

    加纳女生瑞秋身材颀长,能在舞台上边唱边跳,尽管音不准,但能把全场氛围带动起来。舞台上蹦蹦跳跳的她,实际上来自一个“硬核”专业——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的机械专业。2023年9月,她赴中国商飞公司实习,参与C919、ARJ21等机型的市场分析和定价策略构建。她成了中国商飞首名非洲女性飞机估值实习生。

    孟加拉国的留学生萨夫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他一上台,孩子和妻子就在台下为他疯狂“打Call”。萨夫在孟加拉国开设的黄麻手工艺品工厂已经从6年前的7人小作坊,变成了拥有2500名员工的大工厂,其中,超过2000名员工都是孟加拉国家境贫困的女性。

    “在上海交大的学习中,‘跨文化沟通’‘新媒体在商业中的应用’‘品牌传播与管理’等课程吸引了我,让我产生了创业的想法。”萨夫说,在中国学习的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和职业生涯,“我原本只是想来中国学习一下、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2018年至今,他6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利用中国商业平台向中国和全球各地成功出口了许多黄麻手工艺品,同时将中国现代与传统的各类产品引入孟加拉国。

    萨夫说,通过媒体的宣传,现在许多孟加拉国的年轻人将他视为榜样,对中国的教育体系、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26日 02 版

灾区有序复课复市 安置条件加速改善
“我很喜欢中国,我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云南希望工程:不断拓展公益服务 让青少年在爱中成长
北京“每月一题”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当“先锋”
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
给中国苹果装上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