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步入尾声,年轻人购物车里的文化消费,坦诚地记录了他们一年的精神状态。如果说有的消费是为了生存与工作,那文化消费往往是出于内心的热爱。12月25日,淘宝公布了2023年度十大商品榜单,《孙子兵法》、演唱会定制灯牌、马面裙等带有文化属性的商品均在其中。这些与“生存”相去较远的物品,不一定是卖得最多的、最贵的,但在2023年的年轻人生活中,留下了一笔笔年度记忆。
2023年,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交出了亮眼的片单。如今的年轻人尝到了好作品的味道,也热衷追溯好作品最初的表达方式,将多年前原著重新翻读,文艺作品成为超强“带货主播”。
不仅如此,文艺作品还有了“衍生品”。李荣浩的一曲《乌梅子酱》火遍全网,大伙儿都想知道“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是个什么味道,一时淘宝内“乌梅子酱”搜索量暴增了200倍,还真有卖家火速上架了。早知如此,当年周董的“爷爷泡的茶”“告白气球”“半岛铁盒”……错过了多少商机!
2023年,年轻人的文化生活终于有了更多线下选择。这一年,演出市场全面复苏、演唱会井喷,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1137场,观演人次1145万。去演唱会不仅是看、是听,对年轻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沉浸式参与。于是,作为“气氛组资深选手”的灯牌、荧光棒热销。不少小商家表示,今年是其10年来生意最好的一年;有一个主营荧光棒的网店店主称,今年销售额200万元,同比增长700%以上。
年轻人爱演唱会的热闹与新潮,也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与历久弥新。今年,“中国华服日”已经办到了第五届,上万名青年华服爱好者在这一天盛装出游。要说今年华服界的流行“单品”,那就不能错过马面裙。明朝流行的马面裙在600多年后再次成为一种“常服”,日常百搭,在工作日、节假日两相宜。今年“双11”,淘宝平台卖出了73万多条马面裙,能铺满105个足球场。
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还体现在各大博物馆的一票难求。今年中秋与国庆“撞个满怀”,据统计,从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6600万人次,其中一级博物馆接待观众量约1000万人次。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565家,免费开放率超过90%。这个文化“消费”不花钱,但需要花更多的热爱,那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轻人向往美好生活,也不忘对周遭变故的同频共振。2023年7月底8月初,河北涿州发生水灾,大量把仓库设在涿州的图书出版企业受灾,“涿州图书专场”随即在淘宝平台上线。很多网友要求买“泡水书”,但“泡水书”可能滋生细菌、无法阅读。平台内所有书商都不约而同地决定不卖一本“泡水书”,受灾商家有的找印刷厂加印,有的则选择预售。网友纷纷下单支援,累计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帮助受灾的涿州图书出版商家“回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一刻,也是人与人守望相助的城池堡垒。
最后要说的一类商品有点特别。爱因斯坦本人想破脑子可能也不会想到,“爱因斯坦的脑子”能成为年轻人的消费品。卖家把爱因斯坦头像的图片挂在商品页上,通常标价几毛钱,号称拍下这个链接就能“自动长脑子”。与“爱因斯坦的脑子”类似的,一到考试季,“智商+1”“考编上岸”“offer好运喷雾”等虚拟商品都会迎来一轮销量暴涨;电影《消失的她》热映期间,“骂醒恋爱脑”的虚拟商品增长迅猛。
2023年,我们刷过剧、读过书,挥舞着荧光棒看过演唱会,穿着马面裙挤过地铁,赶过淄博烧烤,喝过酱香拿铁,也希望为并不确定的未来“运气+1”……以上种种,可能既不全面也不深刻,但我们就是在这样真实的文化消费中,建构了一个真实的文化生活。生活并不一定高大上,但足够活色生香。
清空了2023年的购物车,2024年买点啥呢?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