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安徽亳州共青团助力人才回流

青年“当归” 药都“补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31日   01 版)

    带领区青企协进行爱心捐款、参与团委走访长三角学习交流活动、协助团委开展产业讲座交流活动……2015年返乡创业至今,张红星一直与安徽亳州共青团密切互动,团组织开展的活动他几乎一场不落。在团亳州市委举办的大学生就业创业交流活动中,他总是坦诚讲述自身创业经历,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择业观、创业观。

    80后张红星曾在法国和德国的企业工作。返乡以来,他最直观的感受是家乡人才回流加速。他开始做第一个新型材料项目时,公司只有他自己一名本科生。目前,他的再生资源公司团队核心管理人员11人,包括8名本科生和1名研究生,未来计划招收新员工超过100人。

    一路走来,张红星收获亳州市青年五四奖章、安徽青年创业奖、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等荣誉。他经常在各类活动中感慨和呼吁,亳州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希望争取更多政策,把亳州籍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有大型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吸引回来。

    近年来,地处安徽北部的亳州正全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对青年人才的渴求日益迫切。为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团亳州市委瞄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扎实调研,针对大量青年在外就业、劳动力流失这一现状,大力实施药都青年“当归”行动,通过“1412”工作法(1个行动、4项工程、12种举措),着力、助力引进一批企业高层次人才、一批产业发展紧缺人才、一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发展,为亳州经济社会发展“补血活血”。

    让青年人才更接地气 融入城市发展

    亳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酿酒工程专业95后青年教师王婉艺在外求学时一度想去大城市闯荡。在一次返乡过节时,她突然感知到亳州发展的变化——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走在大街上,她甚至有些迷路。那一刻,她想明白了,“在哪里作贡献都一样,家乡发展更需要年轻人”。

    去年8月,根据亳州市和亳州学院人才政策,她来到该校酿酒工程专业就职。她此前的学科背景是遗传学和生物学,偏重自然科学研究,为此,她下了一番功夫补齐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在给学生教授“生物化学”“白酒品评与勾调”等理论和实践课时,她自身也实现学习和成长。

    为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她会在工作中设置一些教学小巧思——故意讲错一两个知识点,检验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实验课时,让每名学生都上手进行试剂调配,调动课堂积极性。有空的时候,她还会往企业一线跑,看企业需要什么人才,进而改进教学和科研。“我想为家乡企业输送更多能直接上手的人才。”王婉艺说。作为扎根亳州的“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高水平本科高校,2020年以来,亳州学院共引进专任教师198人,其中博士33人,副高以上职称14人。

    2018年至今,90后海归青年周梓达和爱人李梦赟在谯城区创业经营1300多平方米的培训机构,教孩子们美术、雕塑、绘画等课程。夫妻俩感慨,刚回来那几年,城市的文化活动很少,这两年,有了亳州青年文艺团工委搭建平台,展览、茶话会、时装秀、音乐节等文艺活动常态开展,整体提升了亳州青年文艺素养。

    让两人颇为自豪的是,今年4月到9月,他们参与“亳州发展·青年有为”五四青年文艺作品展的创作和筹备,在建安文化广场展出美术、书法、音乐、诗歌等100余件文艺作品。“以往,我们想为亳州市文化事业做些什么,但找不到载体和平台,现在,有了团市委的联系,大家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刚获得亳州市“创业之星”的周梓达说。

    近年来,亳州实施信息识才、乡情暖才工程,发挥驻外团工委、青年人才工作站、本地青联、商会、青企协等组织优势,建立信息通联机制(人才库)、设立驻外交流平台(工作站)、组建专门联络队伍(双招小分队),建立“亳籍重点高校青年人才库”“长三角青年人才骨干群”,每年举办青年人才政策推介会、“亳州老乡·请您回家”“高考学子看家乡”“青年人才亳州行”等“青字号”招才引智活动,让高校学子和青年人才爱上亳州。

    引领返乡青年逐梦产业振兴

    亳州市利辛县是全国黄牛生产大县,但存在养殖模式粗放、缺少深加工等现实痛点。2023年以来,利辛县启动“秸秆变肉”工程,打造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肉牛综合产业。这一举措背后,年轻创业者贡献颇多。

    80后返乡创业者、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亚成和团队有20年产业化养猪经验。2021年9月,瞄准区域丰富的秸秆资源和收储加工贸易产业生态体系,团队决定布局新的转型业态——草食畜牧业,进行牛品种改良和繁育,建设牛冻精、胚胎实验室和肉牛精准营养第三方实验室,进一步提升“牛效益”。

    在公司牛舍,记者注意到,每头牛都有专属耳标,牛舍内配有称重和传感设备。从饲料秸秆加工到TMR中央厨房,从集中配送中心到粪污资源利用中心,公司团队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该公司牛养殖业务团队由100多人组成,管理人员、饲养员和技术员基本都是80后、90后、00后。团队还对肉牛养殖企业、大户进行科学技术指导,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人才。高亚成也获评亳州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在亳州实施的靶向引才工程中,聚焦“药、酒、农、旅”等支柱产业发展需求,每年组织开展各急需紧缺专业“青年人才亳州行”活动,引进培育青年匠才,以“强”人才集群支撑“优”产业集群。

    人才引进来,还须留得住

    坐落于亳州市古井镇的古井集团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丁中强是奋斗在这家公司的6400余名青年之一。

    2018年,他从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硕士毕业后,曾在合肥和淮北的企业短暂工作,2021年,他注意到亳州的招才引智政策,按照他的条件,来亳州工作5年内可每月享受一定人才补贴。那一年,他成功应聘了古井集团技术开发部研究员,主攻提高酿酒产量和质量,形成研究报告,进行技术转化应用。

    入职培训期间,他走进酿造车间、灌装车间、市场部门,学习工艺知识、产品市场以及基层业务。随后,在参加公司青年座谈会、青年学术报告会过程中,他解决了职业发展困惑。他还投身公司团委打造的“青苗计划”和青工演讲比赛,在系统的培训中,不断实现酿酒、安全、设备、管理等全流程知识成长。

    今年9月,他通过竞聘来到集团技术质量中心生物发酵车间担任副主任,开始和生物技术、数据处理等打交道。他观察到,身边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就业,享受社保补贴、就业补贴、创业贷款等福利。“在家乡的企业平台,我更要踏实做好自己,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

    “人才引进来,还须留得住。亳州市各级团组织从就业创业、婚恋交友、乐享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着手,实施服务留才工程,解决青年奋斗路上的‘后顾之忧’。”团亳州市委书记杜飞介绍,亳州大力实施青年创业“扬帆行动”,设立青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激活“青年创客空间”“筑梦社区”载体。开展“青年100”亳州最受欢迎的青年聚集地寻访活动,推出系列美食、娱乐、运动、亲子打卡点,全方位帮助青年快速融入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对青年的吸引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31日 01 版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科技助力强国梦 挺膺担当新征程
以青春之力续写“民情日记”
青年“当归” 药都“补血”
“麦村”来了青春推荐官
坚守在灾区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