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1月07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改善社会预期 增强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张德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1月07日   03 版)

    稳定的社会预期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社会预期往往与当下经济运行状况密切相关。2023年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呈现持续回升向好态势。2024年将继续改善社会预期,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一步发力加力,增强经济发展信心和底气。

——————————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有利于改善社会预期。但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客观上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社会预期偏弱就是其中之一。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改善社会预期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发力加力,增强经济发展信心和底气。

    改善社会预期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变量

    从2021年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三年提到预期问题。社会预期往往与当下经济运行状况密切相关。2023年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呈现持续回升向好态势,但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既有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内部因素,也包括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这说明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2023年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呈现一种上下起伏的运行轨迹,折射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2023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是当前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直观反映。继2023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后,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5%;1-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远低于2023年年初确定的3%的预期调控目标。这一物价走势,无疑会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起到放大效应,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地缘政治冲突有增无减,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加剧,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区域化、碎片化挑战,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2023年1-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0.0%,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

    改善社会预期的积极因素增多

    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2023年以来,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并落地见效,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为改善社会预期增添了诸多积极因素。

    生产供给稳步回升。2023年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较10月加快了2.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7%,较10月加快0.48个百分点。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行业回升面超六成。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较10月大幅加快3.6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增速高于全部规上(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7%,较10月提高5.6个百分点。前11个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较1-10月份加快了0.2个百分点,延续2023年以来逐月回升态势。

    内外需求继续恢复。2023年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消费方面,2023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10月加快2.5个百分点;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比1-10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投资方面,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26%;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9%,增速与1-10月份持平。其中,1-11月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3%和10.5%,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高3.4和7.6个百分点。外需逐步修复。2023年11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增长1.7%,结束了连续6个月的下降态势。前11个月,进出口总值与2022年同期持平,但出口增长0.3%,贸易顺差扩大2.8%。尤其值得指出的是,2023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增势显著,前三季度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不仅为稳外贸、促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撑,更展现了中国制造不断提升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民生保障扎实推进。2023年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全年以来总体回落。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4%,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创造了条件。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改善社会预期需进一步发力加力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改善社会预期,核心在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会议还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等,将有助于防止和纠正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高质量发展不是不要速度的发展,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应以保持一定经济增速为基础,具体落实在主要经济指标的明显改善上。用好的经济数据说话,才能为改善社会预期提供更强助力。

    改善社会预期,应努力消弭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应着力提升人们向好的微观感受。比如,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再比如,在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前提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活跃资本市场,从而增强微观主体的财富效应,助益促消费、扩内需。又比如,坚持“先立后破”,做好新旧产业之间的有效接续,多以增量政策促发展来优化或解决存量问题,避免合成谬误。

    改善社会预期,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必然之举。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外部资源、打开新的更大空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张德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1月07日 03 版

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改善社会预期 增强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以良法促善治:为未成年网民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