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前瞻2024系列报道之二
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变革

数据要素动能澎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1月09日   06 版)

    “现在的短板就是未来巨大的增长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

——————————

    来自千行百业的数据,正被寄予稳增长的厚望。

    在1月7日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江小涓认为,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之一,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在加速。在她看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数据生产国,在数据要素发挥新动能方面有独特优势。

    这场讨论中国增长新动能的论坛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服务贸易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再度受到热议。

    围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畅谈新质生产力发展。他说,我们国家在制造业板块、服务业板块、新业态板块都有巨大的潜力,“现在的短板就是未来巨大的增长极”。他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化成数字经济新抓手

    提到新一年的增长新动能,不少专家学者都提及“数字经济”“数据要素”。这也是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高频词。

    江小涓举例说,在首项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提到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是广泛应用数智技术与绿色技术。

    在第二项任务“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中,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中的第一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中,智能家居位列第一,“提到的七种消费中,有两种与数字化消费有关。”江小涓说,在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方面,也强调了拓展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出口。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的领域中,此次会议较以往增加了数字经济领域。

    近日,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选取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这些行业和领域包括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绿色低碳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认为,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数据逐渐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他尤其提到与2015年“互联网+”行动相比,“数据要素×”实现了从连接到协同、使用到复用、叠加到融合的转变,推动数据要素化,让数据要素在千行百业中发挥乘数效应,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抓手。

    一些人们熟悉的案例是,通过打通产供销数据,纺织行业下游的中小企业有机会实现定制化生产,可将成品出厂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减到5天。在工程建设领域如隧道工程,过去沉淀在高技能劳动者中的隐性经验,也有望通过地质数据、设备数据和以往工程数据的复用,拓展为机器能够实现的显性经验。

    “数据到底能不能产生乘数效应,为什么互联网是+,数据要素是×呢?”在江小涓看来,数据要素有多个独特性质,包括多主体生产、敏感信息多、减损贬值快,“但是对数据要素×作用的发挥,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多场景复用能力,一组数据可以多次复用,所以可以不断挖掘出新的价值。”江小涓说。

    “我们推动‘数据要素×’行动,就是要通过推动数据在多场景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对经济发展倍增效应,从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新阶段。”在刘烈宏看来,当前,为促进数据要素流通,还需要在制度建设、流通利用方式、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深化研究。他说,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多重优势,如何更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是把握发展机遇的重点。

    “现在的短板就是未来巨大的增长极”

    伴随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方兴未艾,产业数字化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这也为激活新质生产力增添助力。

    黄奇帆以我国发展起来的跨境产业互联网企业为例说,依托互联网平台和各种终端,企业将触角延伸到全世界的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实现小批量定制、大规模生产、全产业链贯通、全球化配送。“在这样的平台上集聚了几百家提供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物流运输等企业,几千家的制造业企业,以及上万家各种原材料供应商。”黄奇帆分析说,这些企业之间用数字系统进行了全面贯通,依托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些企业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产业链紧密协作的产业集群,真正实现了以销定产、以新打旧、以快打慢。

    在黄奇帆看来,如今消费互联网风生水起,但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基本刚刚开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是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是未来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点。

    黄奇帆说,如今,中国有一批这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这样的平台放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城市就因此带来几千亿元、上万亿元的销售值,几千亿元、上万亿元的金融结算。”

    新质生产力也是2023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的关键词。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我国要更快摆脱对传统增长路径的依赖,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刘俏看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之义是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来驱动的,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一般是两个来源,一是技术进步,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高水平的开放,我们能够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找到新的动力和新的来源。”

    黄奇帆则用“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概括新质生产力的3个新推动力。他尤其提到新生产力需要有新服务,“新服务的重点在于镶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当中,对全球产业链具有重大控制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

    一组数据显示出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黄奇帆介绍,各种高端装备里面,服务业的价值往往占这个装备或终端50%-60%的附加值。其次,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从30年前的5%左右,增长到现在的30%,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在扩张。此外,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GDP总量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也越来越大。

    “对比之下,这3个服务的指标恰恰是我们国家现在生产力的短板。”黄奇帆说,2022年我国GDP当中制造业增加值占27%,服务业增加值是52.8%,但这52.8%中有2/3是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不到1/3,“目前我国虽然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但与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却相对滞后。”

    但他同时表示,现在的短板就是未来巨大的增长极。在提升新服务方面,培育新质生产力实际上是要使中国服务业的50%是生产性服务业,GDP占比中生产性服务业要力争达到30%,服务贸易在全部贸易量的占比要从现在的12%增加到30%,“使我们高端制造中服务价值能达到终端制造产品总体附加值的50%左右,这是新质生产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黄奇帆说,新制造、新服务、新业务这“三新”虽然还有短板,但同时蕴含巨大潜力,希望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克服短板,推动其成为未来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1月09日 06 版

“冷”冰雪如何释放消费“热”活力
数据要素动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