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人物

赖声川:在戏剧小镇,做一场社会实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1月19日   07 版)

    赖声川 主办方供图

    深夜,话剧落幕,一场雨落在寂静的赣南老城中。走出“会剧场”的每个观众,人手一只热腾腾的肉包子,撑伞踏上归途。

    按照赖声川多年来的惯例,《宝岛一村》每一场演完都会给观众发包子——包子是这部话剧的重要意象。而此次的包子,是赖声川祖籍地的乡亲们做的,意义格外特殊。

    2024元旦刚过,《宝岛一村》专属版第100场,在会昌戏剧小镇暨会昌戏剧季001启幕当晚上演。

    《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宝岛一村》……著名华人戏剧家赖声川的40余部戏剧作品影响遍及华语世界。

    江西会昌是赖声川父亲的故乡。1947年,赖声川的父亲离家谋生远赴重洋,却再也没机会回到家乡。20世纪90年代,赖声川和哥哥开始了回乡寻亲之路。在给家乡的信中,赖声川写道:“我们打开了一扇朦胧的窗,从此不再是一棵没有根的树。”

    2015年起,赖声川及其团队每年都会带着作品到会昌演出。再后来,赖声川以会昌的赖家老屋为起点,在这个滋养了几代优秀人才的地方重新规划老屋周边区域,建立了会昌戏剧小镇。

    赖声川想做一个社会实验,这可能要10年的时间。“看艺术对于会昌这样一个小镇,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尤其是带给会昌的年轻人什么样的变化?”

    “改变”这个词,是属于漫长时间轴的,意义镌刻于未来。但一些发光的时刻,已然让人深感欣慰。

    在会昌戏剧小镇,有一所引人注目的“和声戏剧技术学院”,里面还有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

    和声戏剧技术学院是国内首度开创的专业剧场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开设全面的剧场技术课程,建造国际标准的置景、服装实践基地,旨在培养专业的剧场技术人员。

    这所学校,正是赖声川所希望的,“戏剧为当地年轻人带来改变”。

    赖声川介绍,和声戏剧技术学院已经上了一个学期的课,附近的年轻人现在有新的大学和戏剧方面的专业可以选择。上海的“上剧场”也在这里驻扎,有很多人来问怎么报名、怎么参加?在未来,和声戏剧技术学院会增加更多专业,“这里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戏剧行业孵化的地方”。

    江西会昌曾是诗礼传家的文化老城,小镇内两棵300余年树龄的古榕树——智榕、慧榕,撑开硕大的树荫,见证着此地丰沛的文脉;近千米的南宋古城墙守护着小镇安宁,千百年来的人文迁徙和留驻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宅、铭文砖记录着往日尘烟。

    会昌戏剧小镇在保留老县城街区风貌的前提下,改造了4座功能不同的会剧场、实验剧场、园林剧场与排练厅,可以容纳国际化、多元化的演出。

    “会剧场”由当地老印刷厂改建而成,空间不算大,共有338个座位。通常300座以下被称为小剧场,所以这座会剧场顶多算“中剧场”。“会剧场”这个名字,既指会昌,又有相会之意。

    会昌戏剧季001期间,由会昌县采茶歌舞剧院带来的《暗恋桃花源》采茶歌舞版,结合了当地著名的客家采茶戏,为这部38年的作品再添新颜;服装设计师黄薇在小镇的三江步行桥上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T台秀,在山影与潺潺江水间上演时尚盛宴。

    赖声川说:“文化创意产业不是盖一座剧院就能达成的,要细细地,慢慢地培养,要从本地培养。”

    从赖声川之前的创作来看,他似乎很擅长把自己工作、生活的空间周遭,改造成天然的“剧场”。

    2023年,乌镇戏剧节刚过完“10岁生日”。作为乌镇戏剧节发起人,赖声川索性把自己工作室门前这条长长的巷弄变成了演绎戏剧的空间。

    赖声川戏剧生涯中的第41部剧作《长巷》,演出场所设于乌镇西栅内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弄堂:洪昌弄及巷弄东侧的沈家戏园。《长巷》一老一少两位主演构成人一生的两个阶段,以及往来于二人间的少女、小丑、打更人、乐手等角色,以大量幽默又充满哲思的对白编织出一篇不可复制的关于时间、生命的诗章。

    赖声川说,在《长巷》中,他写了很多30岁的自己不会写、不敢写的东西。在一个比较梦境的状态中,甚至在一个最不可能做戏的环境中——在一个81.5米长,1.5米宽的空间里挑战创作。

    “每个地方都有历史,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理解巷子和房子的丰富历史,借用历史和空间打造一部戏,而不是一个旅游作品。长巷本身是一种比喻,比喻人生。”

    2024年新年,赖声川也为会昌戏剧小镇带来了专门创作的全新作品《镜花水月》,在由宗祠修葺而成的园林剧场的室外和室内空间上演。他透露,《镜花水月》观众席的老藤椅、木椅,都收集自当地人家。“这些椅子都是当地手很巧的人编织的,一坐可能就是几十年。”

    从小镇到小镇,会昌和乌镇在赖声川心中是不一样的存在。

    赖声川笑言,会昌戏剧小镇真的很小,只有乌镇1/15的面积,这里的水系和乌镇的也不一样,“自古这两个地方的气质就不同,所以也不可能做成一样”。会昌戏剧小镇不是一个戏剧节,他的愿望是这里全年一直都有演出,人们可以来旅行,也可以来看戏。

    “会昌和乌镇不一样,乌镇还有它自己存在的价值,但这个小镇就真的叫戏剧小镇。这里的很多景观直接就会成为戏剧里面的布景,比如前几天我们看到《镜花水月》这部戏的彩排,我就在感慨:这是虚构的故事,但都是真实的墙。”

    会昌戏剧小镇不设门票,每一天,当地居民挤满了戏剧小镇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午后围坐在露天广场里看戏,还是日落黄昏时分在城墙上漫步,戏剧悄悄流入生活的河流。

    赖声川说,其实在戏剧季开幕前一晚彩排《宝岛一村》时,当地观众的专注状态已令他“感动得要命”。

    “这个戏我已经看过几百遍了,照理说应该没什么好感动啊!但是在会昌演,演给300多人看——他们几乎从来没有看过戏剧表演,但他们从头一直看到尾,没有离开位置。”赖声川感慨,至少这一晚过后,300多人已经被戏剧感染了。

    他笃信,“戏剧的力量是有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1月19日 07 版

为了盖章而盖章,集章打卡变味了吗
为什么要去电影院刷82分钟“短视频”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 背后是阅读方式多元化
赖声川:在戏剧小镇,做一场社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