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超预期降准 提振市场信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1月30日   05 版)

    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总体债务规模并不高,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有较好的空间。“2023年第四季度,央行配合中央财政增发了1万亿元国债,绝大部分会在2024年使用,形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潘功胜说,当前,政府债券发行成本低,居民持有政府债券比例较低,购买政府债券还有提升的空间。“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政府债券大规模集中发行、支持投资项目建设方面有充分条件。”

——————————

    2024年首次降准将于2月5日落地,幅度大于市场预期。在国新办1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1月25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降准,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进行,意味着2024年金融宽松周期继续开启,对于提振经营主体和投资者信心、稳定资本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

    “超预期”礼包降低融资成本

    “年初以来,市场对于1月降息抱有较强预期,然而1月15日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22日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未下调。与此同时,1月24日央行却超预期降准0.5个百分点,显著大于2022年和2023年4次降准的各0.25个百分点。”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需求增加,降准有助于呵护资金面平稳。2月春节临近,居民和企业的取现需求激增,以及之后政府债券的逐步发行,都将抽走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将降准生效的时点定在2月5日,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流动性安排”。

    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则认为,呵护股票市场、稳定资本市场可能是本次降准的主要原因。“2024年1月22日国常会上提及‘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宏观政策基调的强调或已为本次‘降准’打下了基础。”芦哲说。

    实际上,从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均为货币政策定调。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潘功胜介绍了央行2024年将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首要的是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好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要求,继续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具体来看,在总量方面,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在节奏上把握好新增信贷的均衡投放,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结构方面,央行将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落实好不久前发布的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同时,要注重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价格方面,兼顾内外均衡,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一同公布的“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也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的具体体现。

    政策协调上形成合力

    “‘降准’已至,‘降息’或许不远。”在芦哲看来,从债券市场和利率衍生品市场来看,2023年12月国有大行领衔调降存款利率以来,利率市场的“降息”预期就不断升温。本次“降准”实际上增强了利率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打开了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在‘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政策导向下,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或会选择适时‘降息’,引导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中枢继续下移”。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认为,实际贷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年初银行信贷投放‘开门红’动力较强,市场化机制下也可能主动下调贷款利率。”彭文生分析称,从成本来看,前期下调存款利率,此次央行降准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均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都释放了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空间。

    “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出台,同时做好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提振总需求和市场信心。”在罗志恒看来,稳股市、稳信心的根本在于稳经济、稳预期,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加码的必要和空间,财政和房地产政策更要继续发力。

    他建议财政赤字率定在3.5%左右,专项债规模与2023年大体持平或略增加,对外释放积极信号。同时推动财政政策逐步从重投资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对部分特定群体发放现金补贴推动消费尽快回升。此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提前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中央政府举债空间更大,保民生,稳增长”。

    潘功胜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要在政策协调上形成合力。他表示,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总体债务规模并不高,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有较好的空间。“2023年第四季度,央行配合中央财政增发了1万亿国债,绝大部分会在2024年使用,形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潘功胜说,当前,政府债券发行成本低,居民持有政府债券比例较低,购买政府债券还有提升的空间。“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政府债券大规模集中发行、支持投资项目建设方面有充分条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1月30日 05 版

制造业投资显韧性 稳需求需信贷发力
超预期降准 提振市场信心
外贸“新星”扮靓海南自贸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