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两会上,校宫一体、团教共建、优质普惠的“家门口青少年宫”被列为2024年余杭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将覆盖全区两万名青少年。这标志着余杭区在浙江省率先打造“青少年成长15分钟服务圈”。
2021年,杭州市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以来,余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实体阵地尚在规划建设中。余杭区当前校外教育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亟须创新思路,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需求。
在此背景下,团余杭区委会同区教育局探索青少年宫办学模式改革,依托余杭区新建学校空间设施完备优势,运用平台思维盘活区域校外教育,打通“校内空间+校外教育”办学路径。
2023年4月试点运营以来,余杭区已开设学校少年宫3个,建立形成15类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的校外培训课程体系,在区级财政资金负担“零增长”的基础上,累计开设近300班次、惠及辖区青少年近6000人,打造形成“青少年成长15分钟服务圈”。
余杭区人大代表马杰在该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在黄湖镇中心小学设立学校少年宫的议案,认为山区乡镇青少年兴趣特长类培训机构少,质量良莠不齐,收费较高,给学生家长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依托团教协作机制,余杭区成立由团区委、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借鉴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等路径,统筹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校、镇街多方工作力量,以“合作办学、优势互补、特色发展”为原则,整体推进“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
同时,根据就近就便原则,余杭区整合现有新建学校的优质场所资源,初步形成覆盖全区的“家门口青少年宫”网络。其中,设在黄湖镇中心小学的“家门口青少年宫”,已面向余杭西部山区4个乡镇招收635名青少年。
在创新打造“青少年成长15分钟服务圈”过程中,余杭区坚持共建共享,发挥学校与青少年宫在教育属性和空间利用上的互补性,利用功能性教室、运动场馆、闲置校舍建立校外活动场所,快速嫁接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上课时用于教学、课后和假期用于实践”。
团余杭区委副书记朱佳凌介绍,“家门口青少年宫”始终坚持公益、普惠性质,根据管理成本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收费标准,每季度课程收费标准平均为每人550元左右,同类课程均低于市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