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交出前沿答卷

为什么是宝坻?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2月26日   06 版)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协同发展中心

    复兴号动车驶出宝坻站

    车路协同智慧公交

    新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测试电力巡验机器人

    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

    宝坻区地处北京、天津、唐山三大城市几何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间,作为“京唐秦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宝坻区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大格局,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迅速崛起,被写入京、津两市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作为唱好京津“双城记”的首位平台,抢先一个身位站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战略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年,宝坻区人民政府与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签署深化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合作共建协议,北京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随之整建制迁入宝坻,引发全国瞩目。

    如果评选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具潜力区域”,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是北京中关村带品牌、带资金、带理念、带团队、带项目,在京外首个重资产投资项目。宝坻区把建设好、发展好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高昂“龙头”,持续发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一批重点项目、社会资本、科创资源等加速汇聚。一期4.19平方公里,引进中关村高端医疗产业园等市场主体1500多个,承接的北京方向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多亿元,探索形成了“创新研发在北京,验证转化在宝坻”的“宝坻模式”。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先后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2+4+46”承接平台、《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和滨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容区、天津市服务扩大开放示范区,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创业孵化类创新基地”,备受关注,在环北京“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中“火出圈”,跨入发展的黄金期、蝶变期、上升期。2024年将新增签约实体项目120个,一个活力四射的新高地快速崛起。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焕新升级“宝坻速度”,激发新朋老友、高端资源“双向奔赴”

    宝坻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对国内外高端资源的吸引力。实施政务服务“极简式审批”,焕新升级“宝坻速度”,32个部门603个事项实现掌上办、远程办、随时办。开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专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政务服务分中心推行“首席审批官”制度,推出“审批不出园”事项20项。中冶迈克液压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联合验收只用了5个工作日,提前近2个月投产运营,成为天津市“竣工即投产”审批模式首个案例。

    同时,实施“宝坻区新时代人才奠基计划”,出台“中关村十条人才政策”等,区委人才办进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点对点服务,青年发展型城市加快建设,“年轻人·中关村”的形象深入人心,全国各地青年才俊流入持续看“涨”。

    正是这些暖心、高效的服务,吸引了众多大项目、好项目用行动投下“信任票”。德国波森商用车项目去年新增投资1.7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亿元。与波森一样,越来越多新朋老友持续“加码”双向奔赴,彰显出对宝坻区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

    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走在前、作示范,“科里科气”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最鲜明的气质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之际,天津市首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线路在宝坻开通,该线路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到高铁宝坻站11.3公里,全程智慧公交,时速可达70公里,单程仅需18分钟,一举拿下车路云协同、开放道路驾驶以及网联云控式智能驾驶(L2+/L4)三项“全国第一”。

    创新发展的关键是科技成果转化。宝坻区始终锚定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目标,用好京、津市级层面会商协调机制,持续加强与北京中关村、天津天开园等合作联动,推动北大科技园天津分园总部、清华紫荆创新研究基地等创新载体入驻,高水平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等创新孵化体系。同时,推出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40余项先行先试政策,吸引更多创新发展要素流入,一批具有带动性的龙头项目、产业链高端环节项目、延伸产业链的配套项目和制造业总部经济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奋力生长,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试验田、京津冀区域产业协作引领区、中关村创新成果转化聚集地、京东科创人才宜居宜业品质城”。

    截至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培育2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雏鹰企业、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种子企业、2家瞪羚企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四条主导产业链,一座蕴含着“中关村”基因,“科里科气”的“中关村·新地址”加速成长。

    深化与通州区、唐山市合作共建“京东黄金走廊”,让“黄金走廊”产出“万两黄金”

    2022年12月,京唐、京滨城际铁路通车运营,宝坻区境内设宝坻站、宝坻南站两座高铁站,正式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从宝坻到北京,最快仅需18分钟。目前,宝坻站日经停列车21趟次,辐射秦皇岛、锦州北、沈阳等站点,为宝坻区融入更广阔的区域打开了一条“黄金通道”。

    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京唐城际铁路为媒介,宝坻区首倡与通州区、唐山市共建“京东黄金走廊”,不断加强产业、教育、科技、人才等协同协作,联合发布创新平台共享共用目录,深入落实11项合作协议,京津冀“跨省通办”事项扩容52项,“区域通办”事项达到121项,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走廊、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走廊、惠及三地人民的幸福走廊”,推动“黄金走廊”产出“万两黄金”。

    地处“黄金走廊”中段的宝坻区,拥有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宝坻经济开发区等总规划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的高质量发展载体。通过城市焕新腾挪空间,可出让土地、闲置低效用地和后期新批复土地合计达到10万亩,具备环京地区较充沛的土地开发建设空间,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优选目的地之一。

    到2024年1月,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家,雏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达到16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8家。动力电池、智能装备和汽车配件3条重点产业链年产值达到240亿元,其中,动力电池材料产业成功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产业链布局。

    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推动潮白河两岸“风生水起”

    良好的生态是抢占先机的一项重要竞争力。宝坻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事来抓,坚决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擦亮生态文明建设底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宝坻区境内河流密集,林木茂盛,湿地遍布,飞鸟翔集,是天然的生态之区。连接京津冀、纵贯全区的潮白河,绵延百里,水阔千米,获评全国首个整流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3年以来,宝坻区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举办四季欢乐旅游节,打响“遇见宝坻·印象潮白”品牌,着力发展音乐经济、赛事经济等新产品、新业态,渔生态小镇、水木三乡小镇等文旅项目加速推进,吸引游客390多万人次,带动消费4.8亿元。今年春节,创新举办“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了凡·赐福”巡游等系列活动吸引京津冀和全国各地返乡游客近40万人次,“庙”趣横生“火出圈”。

    2024年,宝坻区要深学深用,善作善成,突出运用好龙头带动、规划牵动、创新驱动、项目拉动、资源撬动、统筹推动的“六动”工作法,深度融入服务京津冀办同发展,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枢纽之区、科创之区、生态之区、幸福之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宝坻篇章。

    (信息来源:天津市宝坻区委宣传部)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2月26日 06 版

为什么是宝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