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所有单位都拿出岗位给大学生”“建议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建议增加二孩三孩父母税收抵扣额”“建议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提案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提案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万元”……随着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与提案,在网上频频引发关注。
细数引发关注的这些建议提案,可以从中总结出两重属性:首先,这些建议提案基本都与民生相关,贴近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可谓直击社会痛点;其次,与这些建议提案相关的问题,在过去一年里已被反复讨论,形成了呼吁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对策的舆论声浪。
建议提案引发关注固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上热搜”从来不是代表委员积极履职、献策建言的目的。
当代表委员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时,基于传播规律,舆论的聚光灯自然会指向他们。不过,能否把准社会脉搏,提出可行方案,推动好政策落地实施,进而解决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真问题,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对一份建议提案而言,其社会讨论度的高低,与其水平质量并不必然相关,但也并非毫无联系。
一方面,一份建议提案能引起广泛的讨论乃至争议,说明它触及了某些真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老生常谈,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也可能新近出现,具有采取对策的迫切性。
另一方面,提出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针对具体社会问题,要找出最优解决方案,既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假设,也需要步步为营、小心求证。
对于一份建议提案的可行性,无论是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还是接收提案建议的有关部门,都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自代表委员的“好主意”,需要经过谨慎论证、得到完善和打磨,才能升级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有些提案建议既受舆论欢迎,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能很快就能落地实施;也有一些提案建议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条件尚不成熟,需要社会保持耐心和定力;还有一些提案建议,可能未曾引发公众关注,却字字珠玑、别具洞见,值得有关部门认真参考。说到底,只要有利于国计民生、服务于人民利益,不论是否引发广泛关注,都是好建议、好提案。
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