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界别转移到新增的环境资源界别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在提案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以前关注长江生态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多从宏观层面思考如何科学发展。现今我关注的焦点发生了转变,从环境保护和民生角度,思考农村绿色资源何以促进民生经济发展。”
自1993年八届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别以来,环境资源界别是全国政协于2023年首次增加的新界别。去年两会上,童金南发现参会人员的身份更丰富了。在环境资源界别里,有科学家、政府管理人员,也有不少企业家。谈起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企业家们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民生相关的话题。这让童金南备受启发。
2023年履职期间,这位老政协委员进山、下田的时间多了。他借助野外地质考察的科研活动,调研了黔南、滇西、湘西、鄂西等地的贫困山区,考察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下民生发展问题,即如何践行总书记“两山理论”。
在调研地区,童金南发现一些由政府修建的公路、厕所等公共设施,经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此外,乡村修建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处理率低或者闲置停运等问题。童金南了解后发现,调研所处的村组因用电用水、启动设备的资金不足,只能让设施长期处于“瘫痪状态”。
但当地村委会也有难处,因该乡村没有吸引来企业建厂发展,缺乏收入来源,想维修却有着“囊中羞涩”的苦恼。
在童金南调研的地区,除了部分乡村“造血能力不足”之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撂荒”现象。在一个村庄,他看到,农田中长满杂草、树木,长时间无人进行耕种劳作。“闲置的农田如果长时间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会引发其生态系统的衰败退化,加剧土地资源的浪费。”在童金南看来,个别乡村在耕地流失整改上,没有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他担心,如果农村土地闲置问题日益突出,将会影响粮食安全。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强调,要以粮食主产区为核心,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严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今年过年期间,童金南回到家乡,跟村干部、老同学们交流。走进贫困地区的乡村,脚下沾满了泥土,他开始思考乡村振兴中如何解决现有的民生问题。
“我们要重视基层老百姓的需求,思考如何发展农村绿色经济,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童金南说。
今年两会,他建议:第一,要打造一村一企的格局,保证一个村子里至少扶持一家企业的发展,为乡村公共设施的发展提供足够经费支撑;第二,对于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适当给予维护扶持;第三,对于农民要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收入。
针对自己调研地区一些地方出现的“撂荒”问题,童金南思考,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耕地地力补贴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后期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种植面积核定等措施。此外,还要进一步提高种粮补贴,控制农药化肥的成本,激发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守住耕地红线。
对于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童金南认为,既要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更要因地制宜地加强对丘陵、山区的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稳定。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路还在探索,我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找寻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童金南认为,要做好政协委员,不能只坐在会场听会议,要走到基层,发现真需求,才能提出好提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