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3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部长通道”揭示高质量发展“密码”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王鑫昕 邱晨辉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3月06日   07 版)

    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记者纷纷举手争取提问机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我国粮食生产“二十连丰”,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样的形势是如何取得的?过去一年我国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这是如何实现的?2023年全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背后有什么逻辑?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4位部长介绍了过去一年我国在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并揭示了取得上述成绩的“密码”。

    谈到粮食问题时,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上年增产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去年还遭了灾,还不轻,最后还丰收了,还再创历史新高。”

    不过,对我国粮食生产所取得的成绩,外界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对此,唐仁健特别作了回应。他说,粮食丰收得益于“现在的农村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唐仁健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的装备条件、抗灾能力以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不要说跟几十年前,跟10年前、跟几年前比恐怕都不可同日而语。水利条件大大改善,现在已经有10亿亩的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这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例证。

    如何抓好今年的粮食生产?唐仁健表示,将抓4条:稳面积、提单产、优服务、强政策。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方面,唐仁健理了一条路子:把很多技术集成应用到农业领域,比如将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重点推广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在原来搞的试验田、示范田、指挥田的基础上,让更大面积的农田可以提高单产。

    如果从4位部长的发言中提取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过去的一年,那就是:高质量发展。

    谈到过去一年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时,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介绍,2023年,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产,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即“新三样”,去年出口增速喜人。

    他说:“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我们国家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则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国产大飞机、国产大型邮轮、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技术,这些都出自中央企业。在他看来,这些是多年布局的结果,未来一定要更加强化自主创新,加大投入。

    张玉卓也在谋划中央企业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他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创新”和“质优”是重中之重。他用“源”“升”“态”3个字来描绘今后中央企业的发展路径,即技术源头、产业升级、产业生态。

    张玉卓还指出,中央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要“顶天立地”。要通过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真正把“顶天立地”立起来,这是解决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源头问题。

    同时,人才也是重要方面。张玉卓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现在中央企业有120万科技人才,有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家。”

    近年来,很多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都活跃着一批青年科技人才的身影。如何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阴和俊在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问时表示,年轻人最有创造能力,也最具有创新潜力,现在是我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未来就是建设科技强国的主力军。

    在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方面,去年以来,科技部重点推进了3方面的工作:大胆使用、加强培养、做好服务保障。

    “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提供平台。”阴和俊介绍,比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员承担。在许多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到处都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在北斗导航、探月工程、中国“天眼”这些大工程中,许多项目团队的平均年龄刚过30岁。

    有过科研院所工作经历的阴和俊说,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要赶早一点、宽松一点、面宽一点,跟得紧一点,帮助他们尽早熟悉科研、培养兴趣、增强自信、把握方向。

    另外,还要为青年科研人才做好服务保障。阴和俊说,科技部也在持续推进减负专项行动,目的就是把这些青年科技人才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阴和俊谈到,下一步,科技部将把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一直抓下去,努力为他们成长发展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在工作中,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在生活上,针对他们的“急难愁盼”,特别是薪酬待遇、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等重点关切,会同各方共同努力,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年轻人真正沉下心来搞科研,调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绽放青春。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王鑫昕 邱晨辉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06日 07 版

回应关切 增强民企信心
让金融“活水”润小微
坚决遏制逐利性执法 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部长通道”揭示高质量发展“密码”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