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国债1万亿元,这两项加起来达到4.9万亿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国债,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国家账本”亮相不到1天,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向中外媒体与公众解读了账本中的关键数据。
在3月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是今年财政政策的基调。他特别提到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在解释提质增效时,他强调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两万多字的“国家账本”,透露着稳经济、稳增长的信心与底气。在关乎民生的一般公共预算账本中,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8.5万亿元,较上年增加超过1万亿元。蓝佛安说,要让国家的财政账本变成百姓的“幸福清单”。
支出有力保民生
“积极的财政政策表述从2023年的‘加力提效’到今年的‘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积极信号持续释放的同时,更加强调财政可持续和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相比去年,全国青联委员、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深改办副主任杨赫用“稳中有升”形容今年财政发力的强度,“总量上看,综合考虑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工具规模接近9万亿元;结构上看,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比去年新增的1800亿元赤字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稳步增长,加强对地方的财力保障”。
多出来的钱要花在哪?国家账本里的多组数据显示出优化财政支出的方向: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既用好有限的增量资金,更下大力气盘活、调整存量,将使用效果不好的资金腾出来用于保重点”。
其对应的数据是:中央本级教育支出安排1649亿元、增长5%,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安排3708亿元、增长10%,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7亿元等。
在记者会上,蓝佛安介绍了“国家账本”记录过的数据:2019-2023年,全国教育支出增长18.5%,社保和就业支出增长35.8%,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4.4%。他说,“2024年,教育、社保和就业预算安排都将超过4万亿元。”
“把钱用到最重要的地方”
作为反映财政政策力度和财政风险水平的重要指标,3%的财政赤字率也备受关注。“财政赤字率维持不变,但通过专项债、特别国债、其他调入资金等扩大支出,具有同扩大赤字率一样的效果。”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分析说,比如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就相当于增加赤字率0.7个百分点,专项债3.9万亿元相当于增加赤字率2.9个百分点。“力度是不小的,是符合当前形势需要的。”
在“国家账本”发布当天,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也对赤字率进行了解读。他说,财政赤字率要放在总的财政盘子里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需要多种政策工具有机组合、发挥整体规模效应,“关键是要把这些钱花好、用好,用到最重要的地方”。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基本民生,严控一般性支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胡祖铨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年财政政策发力的首要方向就是支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进一步调整优化使用方向,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同时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此次超出预期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将用于“两重”: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可以预见,今年即将发行的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未来几年接续发行的份额,将重点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粮食能源安全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在杨赫看来,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经济意义在于提供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抓手,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应对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一剂良方”。
结构性减税降费再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结构性减税降费也出现在“国家账本”中。
在记者会上,蓝佛安表示,在落实好去年延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今年将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工商联副主席刘长来就来自制造业领域,他是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家亚洲最大的汽车用低压电池制造企业,起初只是一家资产19万元的街办小厂。“这离不开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国家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刘长来举例说,2023年,该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1.16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3492万元,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进项税加计抵减461万元。“国家扶持力度大,我们研发创新的动力更足。”
“税惠红利是企业创新升级的减压阀。”全国人大代表、海斯比生产部副经理黎明华也享受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红利。他说,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体量较小,资金、人才等方面相对匮乏。在今年的“国家账本”里,他看到了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决心,“契合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期盼,让企业敢创新、能创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