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目前结核病尚未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事实并非如此。3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周刊》发布了我国今年1月的法定传染病感染情况,作为法定乙类传染病的结核病,报告病例6万余例,死亡383例,仅次于艾滋病(1730例)。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结核病是世界第二大单一传染病致死病因,全球有130万人死于结核病,仅次于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死亡人数几乎是艾滋病的两倍。目前,我国仍是结核病病例数量第三多的国家,2022年新发患者数为74.8万,占全球结核病感染者总数的7.1%。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在湖南长沙雨花区洞井街道调研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号召大家一起做宣传员、志愿者,在社区居民和青少年中更好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
“目前,结核病防治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早期发现。”在近日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举办的一场沙龙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雁林说。
与许多国家一样,“因症就诊”是当前我国结核病患者检出的主要方式。3月12日,一项发表于《柳叶刀·感染病学》的研究表明,超过1/4的肺结核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但仍可能具有传染性。这些患者就像是“沉默”的传播源,威胁着大众健康。
赵雁林认为,亚临床期结核病患者(体内有病变但临床没有表现,用医学手段可以检测到结核杆菌——记者注)和活动性结核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群体,如果能够关口前移,尽早发现并加以干预,阻断传染,便能减少结核病在社区中的传播。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杨建悦也表示,最新的研究表明,未就诊患者导致的结核病传播占结核病社区传播的70%,因此,主动筛查以及预防性治疗的策略对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目前,江苏是我国结核病发病率较低的省份之一,江苏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竺丽梅介绍,早在2021年,江苏就建立了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省内所有公立医院和部分民营医院的所有影像资料都上传到这个平台,实现了影像资料的统一存储、质控和调阅。江苏于去年年底将AI人工智能阅片系统装在该平台上,未来有望在全省范围内通过人工智能辅助阅片实现包括肺结核在内的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
浙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建设“无结核社区,省域全覆盖”,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陈彬表示,无结核社区重在早期筛查、关口前移,特别是对重点高危特殊人群的筛查。2020-2022年,衢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65岁以上老年人的结核病筛查工作,使本地人群的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下降12.7%,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浙江结核病防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重视、系统谋划。
赵雁林介绍,目前,我国已在约20个省份进行无结核社区试点工作。在国际上,我国防治结核病有三张“国际名片”,无结核社区就是其中的一张,另外两张是多部门合作和百千万志愿者提升行动。其中多部门合作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佳实践范例。
近年来,我国结核病发病率不断下降,下降速度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患者治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死亡率已降至发达国家水平。
3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北京大学联合举办2024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王贺胜在致辞中指出,在新征程上,将以更加完善的策略措施巩固防治成果,以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早诊早治,以更加优化的防治服务提升就医体验,以更加完善的保障制度降低疾病负担,全力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报北京3月2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