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2023年6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印发《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各地原本复杂的辅助生殖类项目分类整合为12项。截至目前,已指导21个省份对照立项指南整合辅助生殖类项目,其中20个省份将定价方式由市场调节价改为政府指导价,进一步规范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北京、广西、内蒙古、甘肃等地已先后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
广西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11月1日起,广西将9类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政策实施5个月,医保基金支出约1.14亿元,报销比例59.13%,享受到报销政策的约有5.58万人,大幅减轻了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后,极大调动了有生育治疗需求群体的积极性,几个月来,全自治区辅助生殖机构门诊量达60.77万次,同比增长35.64%。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1日起,内蒙古将目前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取卵术、胚胎培养等8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实行门诊单行支付,不设起付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遵循“多缴多得”的制度安排,报销比例分别为70%和50%。
除了规范项目和实行指导价外,甘肃、广西、内蒙古对符合治疗条件的参保人员,都有“每个治疗性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及相关加收项目可享受医保报销‘两次’”的政策。
“我们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对需求人群和基金承受能力进行了精密的测算,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北京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政策实施7个月以来,北京市职工就诊2.7万人,总费用2.2亿元,职工医保基金支出1.5亿元,支出额度在年度测算基金安全运行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