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苏州吴中区甪直镇通过筑牢组织根基、汇聚治理力量、紧盯群众需求,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共筑基层治理“桥头堡”
“关节炎老毛病了,医生帮我推拿还贴了膏药,走起来轻松多了,驿站把医生请到了家门口,看看小毛小病真的方便,下次还要来。”村民陆老伯对驿站开展的活动赞不绝口。在甪直镇甫田村“领甪先锋”驿站,依托村党总支与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党建共建,一场免费义诊把周边自然村的村民聚了起来。
不仅有医生定期义诊,这个 “领甪先锋”驿站还集红色信仰加油站、村情民意气象站、专职网格管理站等功能为一体,成为村民愿意来、待得住、服务全的惠民阵地。驿站的功能还将结合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继续升级,依托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促进阵地服务提质增效,把这里打造成群众可感知、得实惠的幸福单元。
这些年来,甪直镇聚焦组织覆盖、规范建设、党建联动,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筑强战斗堡垒。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深化“五聚焦五落实”,推进党“海棠红·幸福里”建设,建设升级“共享驿家”“领甪先锋驿站”等阵地30余个,组建拆迁攻坚、环境整治等“行动支部”30余个,为快递、外卖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设置“一‘甪’暖‘新’”服务点13处,抓准基层需求,夯实组织保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擦亮基层治理“金钥匙”
“我们是老小区,没有配套公用的充电设施,再加上住户多,大家‘各显神通’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隐患很大。社区、物业、消防一起来调研了好多次,因地制宜给装了充电桩和雨棚,不仅方便了住户,充电安全也更有保障了。”住在甪直镇的王女士,看到社区为老小区配套了新充电桩,连连称赞。
甪直镇保圣社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偏多,消防安全隐患屡见不鲜。为了彻底杜绝电动车不规范停放、私拉飞线充电等消防安全问题,社区迅速展开行动。组织网格员、消防执法队员、电工对21个物业小区、25个无物业小区开展走访排查,隐患整改,调研安装公共充电桩的可行性。
另外,还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海棠先锋针对九小场所,出租房等加强“防火经”教育宣传,总计张贴宣传海报500余张。解决好群众问题,社区不该唱“独角戏”,应该推动多元力量一起下沉,唱好党建联动的“大合唱”。
做好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先锋领治、力量整合是“金钥匙”。组建“村(社区)——网格——微网格”工作矩阵,明确“海棠先锋(微网格)”定人联系机制,织密信息收集反馈渠道。深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围绕环保、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社会维稳、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等六大领域,联动全镇20余个单位部门,尽可能最大程度整合治理资源,推动职能部门主动为村社区赋能增效。深入推进“在职党员进村社区”,推动镇机关办局(中心)、镇属单位和民营企业先锋力量下沉一线,围绕违建整治、环境提升、服务保障等问题攻坚克难,组织深入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为村社区治理贡献力量。此外,抓好市域一体化发展和吴淞江科创带建设机遇,与毗邻街道、乡镇强化党建共建,探索交界区域治理联动。聚能聚力打造党建共抓、资源共享、矛盾共解、发展共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找准基层治理“落脚点”
“我们闲不住,看见空置土地就‘手痒’,有些人把绿化带都变成了‘蔬菜地’,实在不可取!我看别的地方‘美丽’菜园弄得挺不错,建议村里能不能也划一方地给我们种种?”“现在大家都注重健康了,平时想锻炼锻炼身体,如果村里能有一处健身场地就好了”……“清淞‘驿’事”日上,党员群众你一言我一语为村里建言献策。村书记、网格员一件件进行记录、予以解答,共同商议后形成议事清单。甪直镇淞南村以六个网格“领甪先锋”驿站作为议事阵地,每月开展“清淞‘驿’事”活动,共同讨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议事日”为基础,引导村党员干部把“坐等上门”转变为“主动敲门”,结合三级网格,不仅听取群众诉求,实打实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同时传达镇、村各类政策资讯、通报民生实事工作成果,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落脚点”。甪直镇不断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度和广度,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治理之中。建立村社区挂钩联系制度,镇领导班子成员包联村社区,村社区 “两委”成员包联“海棠先锋(微网格)”,通过开展“两在两同”“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等行动,推动挂钩人员深入网格及时掌握民情,主动研究问题,帮助解决困难。推广“邻长制”“乡贤顾问团”,发挥好党员中心户作用,深入发掘和培育乡贤、老娘舅、热心志愿者等群众力量,引导村(居)民党员、流动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结合自身实际参与基层治理。推进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发挥“1+1+1>3”的治理效能,向中心任务聚焦,为群众需求聚力,共同写好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文章”。
(信息来源:苏州甪直)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