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亿名登记选民,105个投票站,历时44天……印度大选将于4月19日拉开帷幕。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的安排,2024年印度人民院选举的投票工作将持续至6月1日,选举结果和新一任总理人选将于6月4日公布。
外界普遍认为此次印度大选“悬念不多”。多方民调统计显示,已执政10年、现年74岁的现任总理莫迪及其所在的印度人民党(以下简称“印人党”)领导的执政联盟“全国民主联盟”表现强势,优势明显。莫迪大概率将开启其第三个总理任期。
4月10日,莫迪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及中印关系,称中印关系重要且意义重大,双方亟须解决长期以来的边界问题,以消除双边关系异常干扰。“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重要信号。”印度前副国家安全顾问潘凯·萨兰评论说,一旦莫迪再次当选印度总理,发展对华关系有望成为其新任期的优先事项。
印人党选情面临冲击不大
印度实行联邦议会制,议会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其中,人民院是印度主要立法机构,共有545个席位,其中543个席位由选民直选产生,另有两席由总统任命。人民院每5年举行一次选举,在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有权组建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人民院多数党的党团领袖担任。
在印人党胜出和莫迪连任悬念较小的背景下,本次印度大选还有哪些看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副研究员宁胜男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印人党能否达到莫迪2月5日在议会演讲中提到的目标,即夺得人民院三分之二(即370个)议席,执政联盟拿下400个以上的席位。在2019年大选中,印人党在人民院获得303个席位。另一方面,可关注印人党在南方的选情,由于印度南部仍以地方性政党执政为主,而南部诸邦又是经济大省,因此本次大选选情可以直观反映莫迪和印人党在南部的人气,以及南部民众对联邦政府的认可度。
“莫迪在大选前夕仍有恐慌情绪。”美国《外交学人》日前发文称,3月21日,印度德里首席部长、反对党平民党创始人凯杰里瓦尔因涉嫌“洗钱”被印度执法局逮捕。这是在人民院选举日程公布后,出现全国性政党的全国召集人被捕,也是印度首次有现任首席部长被捕。事发后,包括印度最大反对党国民大会党(以下简称“国大党”)在内,多个反对党指责执政党“不公平利用联邦机构系统性打压政治对手”。3月31日,反对党联盟“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举行大规模集会抗议。
同样在抗议莫迪政府的还有印度农民。自今年2月13日起,来自印度北部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的数千名农民,以政府未能履行在保障农作物收购“最低支持价格”的立法和改革承诺为由,发起大规模抗议活动。印度政府每年都会就20多种农作物收购的“最低支持价格”向市场提出建议,但政府通常只对大米和小麦提供最低价格保证。有农民重提莫迪在2016年曾承诺2022年要让农民收入翻一番,但最终食言。
在宁胜男看来,印度大选前夕围绕政府和执政党的一系列争议事件有可能引起民意反弹,但对莫迪和印人党的选情基本盘不会产生扭转性影响。目前,反对党联盟内斗激烈,难以对莫迪和印人党的领导地位构成实质性威胁。
莫迪已开始为新任期布局
莫迪和印人党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的原因,离不开过去10年间莫迪给印度社会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2014年,莫迪首次当选印度总理,后在2019年以压倒性优势连任。莫迪在印度国内一直有着很高的人气,民众支持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自印度1947年独立以来,除开国总理尼赫鲁外,尚无第二人实现连任三届总理,莫迪此次有望“追平纪录”。
“莫迪是一位强力领导人,强势的执政风格一改他上任之前印度联合政府的孱弱形象。”回顾过去10年,宁胜男分析说,政治上,印人党实力飞速壮大,莫迪政府改变过去中央被地方邦钳制的央地关系,将权力更多收归中央,中央对地方影响力增强;经济上,莫迪主导税收、“废钞”、征地和劳工制度改革,印度经济实力壮大、大量外资涌入。2022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也有明显提升。但是,印度贫富差距也在拉大,裙带资本主义盛行,执政党与大财团联系愈发紧密,原本倾向平民、小业主的经济政策日益被削弱。
此外,莫迪一反此前国大党政府在国内不同政治势力间维持平衡和世俗化特征的谨慎政策,大力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受此影响,地方政党势力显著变弱。去年12月,在大选前最后一轮地方选举中,印人党从国大党手中夺取了恰蒂斯加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的多数席位,创纪录地第五次在中央邦获胜,进一步巩固了莫迪的选前地位。
莫迪也在用一系列“抢跑”动作,高调宣示对自己成功连任的信心。2月9日,莫迪在一场商业峰会上宣称印度将在他的第三个任期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3月17日,在人民院选举日程公布的第二天,莫迪主持内阁会议,要求部长们为新政府起草前100天和未来五年的路线图,并讨论如何落实这些计划。
4月14日,印人党公布了名为“莫迪的承诺”的竞选宣言。在宣言发布会上,莫迪提出要在2047年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宣称其竞选宣言“赋予了助力印度驶入发达国家轨道的四大支柱——青年、妇女、农民和穷人更多权益”,承诺将把印度发展成为制药、能源、半导体、汽车和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全球中心,寻求为年轻人增加就业机会。对此,国大党批评说,宣言内容实际上偏袒了富人的利益,印度年轻人的失业问题非常严峻。
涉华积极表态需观其后效
在宁胜男看来,如果莫迪成功连任,他将大力推进“印度制造”,继续在中美博弈的国际背景下为印度谋取实利,谋求让印度成为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今年2月曾发文称,随着印度在去年主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积极谋求对“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导权,继续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莫迪设想中的“新印度”已经准备好想在全球事务中抢占一席之地。
对于莫迪4月10日提出要通过外交和军事层面与中国进行积极和建设性的双边接触,英国路透社分析说,莫迪在中印双边问题上的语气明显软化。印度前驻华大使康特表示,虽然中印关系在过去几年经历起伏,但印方从来都没有对中印关系的重要性产生疑问。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莫迪此时谈论中印关系及软化两国边界问题表态,可能与大选临近有关。
“莫迪涉华积极表态,需观其后效。”宁胜男分析指出,当前中印关系仍在经贸、边界等领域面临很多挑战,印度国内民族主义盛行,对中国态度趋向负面,但印度若想要真正实现本国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不会与中国彻底走向冲突。总体来看,中印关系虽在低谷,但有底线。
本报北京4月18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陈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