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穿行于字里行间 阅读如何塑造青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 张诗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4月24日   05 版)

    4月23日,中国青年报社“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乡村振兴主题分享环节,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田富村书记助理刘琴进行分享。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4月23日,中国青年报社“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现场微访谈环节,青年朋友分享关于读书与实践的思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你有没有被阅读改变的时刻?

    24岁的驻村干部刘琴记得,阅读让曾经作为留守儿童的她在孤独的时候,内心有了底气,“觉得很安心”。

    对31岁的脑科学科研工作者李悦洋而言,阅读让在她读博期间最焦虑困顿的时候,学会了与自我和解。“阅读让我知道不用囿于别人眼中的标签,可以在纷繁的世界中不断体验与突破,获得真正的自由。”

    这些与阅读相关的故事来自一群年轻人在世界读书日当天的分享。这场名为“字里行间的旅程:阅读如何塑造我们”的分享会,在位于北京前门的中国青年报“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举行,由全国青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中国青年作家报主办。

    爱书的这群年轻人正奋斗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领域,阅读都曾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

    用阅读链接传统与当下

    “我要继续坚持多阅读,传承好汉调桄桄,将这一剧种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00后女孩马梦瑶在分享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马梦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的青年传承人。作为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剧种,汉调桄桄一度面临濒临失传的困境。

    刚接触这个剧种时,马梦瑶了解并不多。剧团的一位前辈常常和她聊经典剧本、讲解人物创作思路历程,鼓励她阅读、创作。“我一次次被汉调桄桄的独特魅力所折服,也深感责任与使命。”马梦瑶说。在马梦瑶看来,青年的非遗人要做到“推陈出新”,就得通过阅读厚实基础。

    作为象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城市学院青年教师李俊成告诉记者,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一直教导他:书是最好的老师。

    李俊成的父亲李春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牙雕和景泰蓝、玉雕、雕漆等八大工艺门类并称为“燕京八绝”。

    “艺术创作不是靠艺术家闭门造车,而是要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接触各种不同的领域,扩展知识面。同时,还要发散思维,从经典作品中学习思考,激发自己的创新潜力。”李俊成分享道,“阅读能让人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文化认知,青年们可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全国青联委员、短视频知识博主卢战卡在现场分享了传统文化经典篇章《大学》。“国学经典作品中涵盖着古人的智慧。大家要尽早读经典、悟经典,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去用经典。”卢战卡说。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焱在现场点评,读书不仅是读字,更是和写书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愿大家在书海里徜徉,与历史对话。”

    阅读助推科技创新

    如果说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经典名著典籍,是在字里行间完成一场从古至今的时空之旅,那么科研创新就是完成一场从现在到未来的旅程。阅读赋予不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正是突破困顿、寻求创新的勇气。

    博士后李悦洋说,她至今对《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印象深刻。主人公塔拉通过自己不断学习,挣脱了原生家庭的伤痕与束缚。尽管过程无比艰辛,但她最终选择像鸟一样,飞越属于她自己的山峰。

    读这本书时,正值李悦洋攻读博士的那几年。从十几岁起,科研就成为李悦洋唯一的梦想。在科研生活中,她经历了无数次实验失败与重复,体验过每天凌晨在实验室孤军奋战,也遇见过对女性的偏见和质疑。

    “那时候的我也像塔拉一样,曾挣扎地审视这个世界,满心忧虑地考虑过自己的梦想和未来。”通过更广的阅读,李悦洋逐渐发现,生命依旧可以翻越大山,冲破质疑与阻碍,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科研是很繁重的工作,阅读让我更明白科研的意义所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博士闫利明也有相似的感受。闫利明长期开展冠状病毒感染机制及相关抗病毒药物研究工作,曾获得第二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发现抗病毒靶点,研发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降低病人的死亡风险,真正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而阅读人物传记、向前辈学习,是他科研创新之路上的引路灯和助推器。

    精神极度紧张时,闫利明就会读诗歌。他最喜欢的诗人是苏轼,“看着苏轼一路走一路写诗,觉得心情都舒畅了”。

    闫利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书是《顾方舟:糖丸爷爷》,它讲述了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顾方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抗病毒疫苗糖丸,护佑一代代中国人健康成长的故事。

    “通过阅读,我了解守护他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意义,鼓励我把冠状病毒的研究从钟南山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手里接过来,为获得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继续努力。”闫利明说。

    在李悦洋最常去的书店里有这样一句标语:通过阅读获得解放。“通过阅读,我们带着敢于探索的勇气,去发现自我,发现世界。”她说,“我想这些就是读书带给我们的解放。”

    火热生活、热血表达

    活动中,年轻人分享的读书经历仿佛一块块阅读拼图,讲述着散落在各地的中国故事。

    从小到大,阅读伴随着刘琴的每个阶段。初中时,她喜欢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高中时,她开始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接触到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读完了木心全集。

    等到大学毕业通过选调生考试,成为湖南省张家界市田富村的村书记助理后,刘琴开始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给我很多力量,我遇到困难时,就会拿出这本书来看。”

    一个下雨天,刘琴坐在回村的公交车上,看见窗外一户人家的屋顶上,一片片瓦就像一本本摊开的书。刘琴想到了小时候家乡一项特有的活动——捡瓦。大人在雨季前爬上屋顶,铲掉瓦上的杂土和杂草,找出薄弱的碎瓦,换上新瓦以减少漏雨。

    刘琴说,读书写作于自己而言,就像是在捡瓦。人生的每一段经历、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像是生命中的一片瓦。一片片瓦搭成躲雨的地方,而书是心灵的避难所。

    阅读如捡瓦,作为选调生加入乡村振兴工作,则是成为一片瓦,为村里822名群众遮风挡雨。刘琴在群里负责民政工作,低保户、残疾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都是她的服务对象。今年年初,村里一户困难群众的房顶被冰雪压垮了,刘琴立刻为这位村民申请救助,联系了瓦匠。望着修好的屋顶,刘琴觉得自己的工作就如同瓦匠,发现社会中的薄弱处和漏洞并换瓦。“我们本身也成为了那片瓦,保护着困难群众不被风雨打湿。”

    在驻村工作过程中,刘琴还写下了反映青年思想活动的童话《雾都的麋鹿》和反映乡村振兴的小说《青瓦鱼》,发表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上。“我希望通过文学和阅读影响人们,让更多人成为一大片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皓铎曾在甘肃省陇南市庙垭小学支教,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文章《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该文被选为上海中考语文阅读题。

    这段基层志愿服务经历,是王皓铎迄今为止讲述过的最难忘的一个中国故事。“我们全国各地的青年扎根、奋斗在各个领域的一线,对于发掘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有许多独特的视角。这些故事非常鲜活,这正是青年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

    “人们自豪地叫作‘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摇篮,从这里开始,我们第一次变成统一的国家……”在分享现场,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李钊平朗诵了著名作家柳青70年前的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片段,感慨良多。

    “《在旷野里》这部作品是火热生活、热血表达。作品描写了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陕西关中地区的农村生活,展现了干部群众共同建设国家的热情和激情,也客观真实地描述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挑战。是未完之完,余韵悠远。”李钊平说,柳青是真正走进生活的人民作家,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理念,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 张诗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4月24日 05 版

好读书
穿行于字里行间 阅读如何塑造青年
拥“报”成长 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延乔班”学子:从读经典到阅“无字之书”
千百种面貌中 青年以写作对时代作答
去阅读 去抵达世界任何地方
当校媒人开启一场笔端沙龙
青春书香飘进红色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