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阅读也是最简单的,坐在家里就可以抵达世界任何地方的方式。
我们的日常是推荐一本好书,讲述一个阅读故事,深度访谈一位作家,策划一个专题……以此呈现我们的观察与思考。《中国青年报》阅读版创刊数十年,几任编辑,长期以来“以敏锐的姿态、独特的视角、深度的思考,关注青年人的阅读需求”。
从接手阅读版的第一天起,我们重点打造“中青书单”特色榜单、“作家说”专栏。像烹调一桌菜一样,星期五准时端出来。
“作家说”是访谈,对标《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想要网罗这个时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他们对创作、对人生的态度,有助于年轻人建构更辽阔的精神世界。
梁晓声、陈彦、冯骥才、周大新、徐则臣、沈石溪、叶广芩……我们陆续与30多位作家对话。这非常考验记者,需要足够的阅读和积累,才能与作家聊得起来——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关于创作、关于人生的思考。
但这种深度访谈又是过瘾的。记者有天然的机会,与最好的头脑对话。每次编辑这样的稿子,都是一种享受。同时,我们请作家朗读自己的作品,拍摄“青年范儿·作家说”视频,这是一份历史的记录。
昨天,我的同事说,入选“中青书单”正在成为商家的卖点。我们都非常高兴,不为“自醉”,只为加压。
“中青书单”栏目4岁了,以月度、季度的方式评选,由读者投票和评委会投票产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们也在摸索。比如,不定期打造主题书单,春节的“返乡书单”、3月的“女性书单”、清明节的“生命书单”等。总是忐忑,期待好的反馈,这样就会坚定做下去的信心。
阅读版在我们眼里很年轻,她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与热情。直到最近因为工作原因读到《在旷野里》。旷野还是轨道?70多年,没有任何隔阂,柳青佚作《在旷野里》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我们面前。
“在大的洪流中,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个时代青年的困惑,和今天并无不同。从轨道出发,柳青去了旷野,14年,写出《创业史》。路遥《人生》卷首引用了他的名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据说路遥每次写不出东西,都会到柳青墓前坐坐。
而柳青,是老一代中青报人。1951年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报》,身份是文艺副刊副主编,和我们今天的工作重合。《中国青年报》从创刊之日起,就渗透着阅读的基因。
柳青回复《创业史》读者的信,刊发在1962年3月17日的《中国青年报》。当年的读者,太刨根问底了。柳青的回答,也很坦诚:深入生活还是容易的,愉快的;而从生活里钻出来又进入特定人物的精神状态,就更苦难、更艰苦了。
他喜欢托尔斯泰,身边总带着《战争与和平》。听说有人家里有英文版的《安娜·卡列尼娜》,他走一天一夜去借,行程80公里。
梳理《中国青年报》阅读版的过往,是一个不断挖矿的过程。挖到最后,发现手头的日常变得厚重。一代一代的青春,通过阅读深度链接。
今天很多年轻人在追问意义: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日复一日地重复,意义是什么?琐碎的日常,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明天不比今天更好,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作家米兰·昆德拉说,无条件地追求生命意义,是对辽阔日常生活的蔑视。读到这句话,就觉得没有比它更好的回答了。
阅读是一种体验,不只阅读一本书,去阅读生活,阅读人性,阅读你熟悉的日常,这个人为什么愤怒,那个人为什么快乐。在机场、在路边、在咖啡馆、地铁里,随时随地,去观察每一个人,好的作家都会阅读生活。在细碎的日常里,你也许就找到了意义所在。
《在旷野里》故事开场,朱明山内心认定“比金子更贵重的东西,是书”,目前“工作问题、学习问题、前途问题,纠缠不清”……生活的扇面在他面前刚刚打开。
故事“未完成”,我们的工作也“待续”。
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