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办婚礼查民法典

“喜事”为何变“心事”

实习生 郭扬 贾新阳 陈思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4月30日   07 版)

    婚礼取消不退定金、现场布置与效果图不符、婚礼录像损坏丢失、临近婚期婚庆公司跑路……火热的婚庆市场中,良莠不齐的婚庆公司致使婚庆纠纷频发,让不少新婚夫妇的“喜事”成了“心事”“愁事”。

    从婚车、婚纱、婚房、婚宴“四大件”,到化妆、主持、摄影、摄像“四大金刚”,一场不留遗憾的完美婚礼往往需要精心筹备。某社交平台上,一些办完婚礼的“过来人”贴出自己的备婚攻略,在类目、花销、流程、周期等各方面,细致入微地给出建议。一名网友表示,一个环节的疏漏就可能破坏掉整场婚礼的体验,“稍有不慎就会被婚庆公司‘坑’”。

    2023年年初,上海90后女生王佳与上海某婚庆公司签订了总价为3.68万元的婚礼策划合同,并支付了1.2万元定金,后因个人原因取消婚礼,与商家协商退还部分定金时,却遭到强硬拒绝。王佳查询了民法典,了解到定金的收取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商家收取的定金已经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但王佳交的定金一直没有退回来。

    北京女生李慧(化名)在婚博会上选择了一家公司的“一站式婚庆服务”,本以为能省事,没想到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很不负责,甚至在婚礼现场罢工,要求李慧先支付尾款。无奈之下,李慧只好当场结了尾款,婚礼才得以继续下去。婚礼结束后,她在社交平台上投诉了这家婚庆公司。她说:“婚庆公司的口碑很重要,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要找维权渠道。”

    婚庆市场如今正在快速“升温”。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共768万对,相较于2022年的683.3万对,增长约12.4%。

    消费需求的释放进一步加速了婚庆行业回暖。“升温”的同时,婚庆市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等问题仍然存在。

    目前婚庆市场中还有大量“小作坊”。他们将物料、场地、司仪、摄像等环节分拆“外包”,造成不可控制因素增多,使得婚礼服务质量难以把控,增加了消费者维权成本。

    婚礼策划从业者高凯星(化名)有8年从业经历,他注意到,近年来进入婚庆行业的经营者越来越多,“很多人觉得这个行业门槛低,会策划就行,但其实想要做好是比较难的”。

    高凯星介绍,办好一场婚礼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不仅是设计,还有灯光、场布、设备等,每个环节都要设计周全,“这个行业是有门槛的,消费者在挑选婚庆机构时最好多比较,不要一味听信商家承诺,很多承诺根本无法兑现”。

    让婚礼花费明明白白才能让好事“办好”。据了解,2009年起开始实施的“婚姻庆典服务国家标准”是我国首部关于婚庆行业的国家标准,也是我国迄今唯一的婚庆行业国家标准。该标准从项目收费、产品质量、从业资质等多个方面对婚庆服务作出规范性要求。

    近年来,多地加强婚庆消费者权益保护。浙江温州、广东佛山等地相继建立婚庆行业消费维权服务站,湖南岳阳公布婚庆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提醒消费者避免落入消费陷阱。今年4月15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河南省婚庆服务行业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谨慎签订合同,警惕婚庆服务消费陷阱。

    消费者主要通过投诉、曝光、诉讼等手段解决婚庆纠纷,但维权并不容易。高凯星提醒,消费者在与商家签订合同时应该特别留心细节,将存疑的地方指出来,“比如在签订婚礼策划合同时,可以规定实景至少还原90%的效果图,如不符合拒绝支付尾款并要求赔偿等”。

    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杨洁认为,当下婚庆行业需要加强监管,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她建议,制定行业指导价和标准,减少价格波动和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和诚信建设,有效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不法经营行为;消费者要提高维权意识,学会看合同条款,注重保护自身权益。同时,进一步健全消费者投诉和维权机制,在已有12315投诉热线基础上,拓展受理渠道,及时处理消费纠纷,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实习生 郭扬 贾新阳 陈思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4月30日 07 版

别让婚礼花费成了“甜蜜的负担”
这些年轻人用“极简婚礼”定格幸福
“喜事”为何变“心事”
苏州吴中区: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汇聚强劲人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