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拉美青年田间地头感受“乡土中国”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13日   03 版)

    在洪都拉斯青年外交官费乔纳看来,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真实发展情况,就要走入当地的“田间地头”。

    2023年,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后,费乔纳来到洪都拉斯驻华大使馆工作。在他的观念里,乡村通常和“便利”“发达”“科技”这些词不沾边。但当他随第三期“机遇中国”拉丁美洲青年外交官乡村振兴调研团走访中国乡村后发现,村里大部分地区通了网络,还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住进了二层小楼。

    5月8日至9日,在中央团校的组织下,来自古巴、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等国家的青年外交官和在华拉美青年来到团中央服务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山西灵丘县,开展调研活动。拉美青年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他们要把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

    发现“城市之外”的中国

    从县城东行进入唐河大峡谷,途经名刹觉山寺后不久,下沿河村在眼前徐徐展开。

    走在田间小路上,微风拂面,一侧是唐河河水,一侧是依山而建的小楼,来自尼加拉瓜的小伙儿奥瓦多一路举着手机边走边拍,不时和村民热情地打招呼。

    奥瓦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读书,来中国已有4年多,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的乡村。“相比北京、天津这些大城市,我更喜欢中国的乡村。”在他眼里,中国的乡村静谧又古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让他对中国有了全新认识。

    在奥瓦多身后,同样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尼加拉瓜留学生李爱莲正招呼同伴帮她拍照。她告诉记者,这里的高山、河流、天空,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更让她吃惊的是,村里还建了现代化的旅店,“我很喜欢这里的乡村旅店,有机会真想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李爱莲口中的“现代化旅店”,是下河沿村近年来精心打造的乡村民宿。这些民宿大多由破旧的民宅翻新而成:有的拥有全景落地窗,可以轻松将远山美景尽收眼底;有的在设计上突出旧物装饰,展现乡村本土特色。一到旅游旺季,民宿房间十分紧俏,常常需要提前一周才能订上心仪房型。

    过去,下河沿村是灵丘县出名的贫困村。和大部分深山村庄一样,种植小麦、苦荞等农作物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经济收入单一,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在村劳动力不到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

    如今,下沿河村变了样。自2013年起,全村实施整体搬迁和改造提升工程,由帮扶企业集中建设新型民居。村民住进了二层小楼,下层自住,上层作为民宿使用,不仅解决了住房问题,还可通过乡村旅游获得收入。据统计,民宿共带动23户31名村民脱贫实现稳定增收。

    “中国乡村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种变化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和幸福感。”让李爱莲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在尼加拉瓜,我们的乡村还没有民宿这种形式,虽然人们可以在村子里租住民房,价格也不贵,但还没人利用它们赚钱。”

    经济收入提高的同时,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走进民宿,尼加拉瓜学生罗美瑞被挂在墙上的一幅竹板画吸引,站在画前研究起来。“我发现村里人在用生活工具来表现他们的生活艺术。中国乡村很特别,改变了此行前我对中国乡村相对‘落后’的印象。”

    “中国乡村的现代化水平超出我的想象。”费乔纳认为,当地政府巧妙地将村民闲置的老宅改造成乡村民宿,通过吸引外地游客的方式为村民创收。这种乡村振兴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中国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将中国脱贫致富的经验带回去”

    从下车河村驶往车河有机社区的路上,一片片整齐的有机示范农田、一排排生态有机大棚尽收眼底。

    过去的下车河,农业生产主要靠天吃饭。自2013年起,下车河村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拉开了村企深度合作建设有机社区的序幕。如今,村里转向有机农业,生产的有机认证的玉米、乌鸡蛋、羊肚菌等产品畅销市场,当地经济收益显著提高。

    委内瑞拉驻华大使馆外交官赫苏斯·皮雷静静地站在有机示范农田边,目光随着田地的轮廓游走。记者观察到,在村子里,这名年轻的外交官不时与当地村民握手问好,帮助村民将被移开的沉重井盖放回原位,还和当地村民亲切合影留念。

    皮雷曾在委内瑞拉农村地区工作多年,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随着乡村调研之旅的深入,皮雷发现,这里的村民通过易地搬迁、产业扶植等举措,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这让他惊叹不已。“很开心能够来到中国的乡村,亲身感受中国乡村的高速发展,学习中国的扶贫经验。”

    同行者中,34岁的古巴青年外交官哈维尔·纳瓦罗是为数不多的两次到访山西省灵丘县的人。他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形容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举措。他注意到,中国乡村振兴不仅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更是帮助当地村民建立特色产业,比如,当地培育的羊肚菌经过精心挑选和深加工后,进一步完善包装,并利用互联网零售等渠道销往各地。

    在纳瓦罗的家乡古巴,当地农业正面临着肥料、机械和劳动力短缺等诸多难题。在他看来,“中国在扶贫领域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对古巴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费乔纳也认为,中国的乡村振兴经验将为拉美国家的农业发展道路带来启发。美洲开发银行(IADB)2019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农业生产总值约占洪都拉斯国内生产总值的12.9%,农产品出口占洪都拉斯出口总额的35.6%,超过35%的人口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

    尽管农业是洪都拉斯的支柱产业,但在这个中美洲的“多山之国”,农业发展长期面临困境。费乔纳告诉记者,当地农民以种植玉米、水稻、咖啡为主,农业科技化程度不高,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香蕉和咖啡两种农产品出口。“洪都拉斯此前对乡村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应学习中国的乡村振兴经验,加大农业发展力度”。

    青年拉近国与国的距离

    按照中央部署,自1998年团中央定点帮扶灵丘县以来,26年间先后向灵丘县派驻了19批工作队,与当地群众共同努力,让灵丘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步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活动期间,来自洪都拉斯、古巴、委内瑞拉、尼加拉瓜等国的外交官围绕“乡村振兴中的青年担当”话题,与中国青年代表展开交流。

    来自山西省灵丘县的90后大学生村官兰常青分享了自己投身乡村振兴的工作经历。她说,在团中央驻灵丘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帮助下,她真切地体会到乡村与年轻人之间的“需要与被需要”。“大城市多我一个不多。但在我的家乡,多一名基层服务人员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她说。

    “在中国历史上,灵丘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融合的地方,传承了‘胡服骑射’的改革精神,也是举世闻名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发生地,这造就了灵丘人民朴实热情、开放好客、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灵丘县副县长、团中央驻灵丘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胡志中说,“如今这种改革精神仍在延续,工作队将继续扎根乡村,用心用情用力完成好团中央定点帮扶各项任务,助力乡村振兴。期待大家今后再来灵丘时,又能看到不一样的面貌。”

    聆听中国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青春故事后,费乔纳由衷地表示赞同。他深感任何繁华的大城市都无法与家乡相提并论,“年轻人可以为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贡献力量,同时也能够帮助整个乡村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费乔纳还告诉记者,在洪都拉斯新一届政府的选举过程中,年轻人的选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他们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怀有浓厚兴趣。此次调研活动使他更加了解中国,他相信,这将促进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有生机的力量。青年之间的交流,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点领域,也是古巴外交政策的核心要素。”纳瓦罗表示,中国年轻人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给拉美青年树立了榜样,这将激励更多拉美青年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13日 03 版

拉五保老人假看病、假住院
京津冀联合发布社保“一卡通”
历史长河中的又一次“中法相遇”
拉美青年田间地头感受“乡土中国”